皮特凯恩岛

唐诗中美丽的胡姬,是长得像迪丽热巴那样吗


全身白癜风 http://m.39.net/pf/a_6921430.html
读唐诗时,会发现胡姬是一个十分常见的意象。

李白有“胡姬貌如花,当罏笑春风”,“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岑参有“送君系马青门口,胡姬垆头劝君酒”等美好的诗句。

▲唐代酒肆

美丽的胡姬,是繁华的长安与洛阳最引人注目的风景之一。她们戴着各种漂亮的首饰,曼妙的身影像蝴蝶一般穿梭于酒肆中,为客人斟酒,唱歌,跳舞助兴,在客人少的时候,还要上门口去招揽顾客,许多唐代诗人都为之倾倒。那么,胡姬是一群怎样的女子,长得到底有多美呢?据近几十年的研究表明,来自异域的美丽胡姬,其实是古代中亚地区的白人,她们的外貌更接近今天的欧美白人女性,她们的身世大多悲惨,有不少是作为商品被贩卖到唐朝的奴隶。

1

胡姬其实是白人据相关文献记载,所谓“胡姬”,指的是来自粟特、波斯、龟兹等地的女子,尤其特指粟特女子。她们的故土位于今天的新疆、中亚地区。所以,过去很多人认为,胡姬的相貌应该和今天的维吾尔人或者乌兹别克人相似,即迪丽热巴那样美好的长相。

▲迪丽热巴

▲古装迪丽热巴

那么,唐代美丽的胡姬岂不是人均迪丽热巴?若真是如此,那确实也算是美好动人的景象。然而,近几十年来大量考古研究表明,唐代中亚地区的居民其实是操印欧语系的白种人,他们的外貌更接近今天生活在欧美地区的白人。今天的新疆、中亚人是黄白混血的图兰人种,这很大程度上是由北亚游牧民族西征所导致,尤其是12世纪后的蒙古西征。从成吉思汗到帖木儿大帝,蒙古骑兵一次次席卷葱岭以西的世界,每一次血洗过后,都会大幅增加中西亚地区黄种人的血统。因此,我们今天见到的哈萨克人,土库曼人,以及乌兹别克人,其实都是当时黄种人父系和白种人母系的结晶。然而,时间若回到9世纪之前,在丝绸之路上居住的大量居民,其实多是纯粹的白人,他们在年前印欧人大扩张时期来到此地。比如在一幅粟特壁画中,一名僧侣绿眼红发,种族特征更接近今天生活在英伦地区的凯尔特人,而对新疆塔里木地区古墓出土的古尸进行外貌复原,其发色和容貌类似今天的北欧女性。▲粟特壁画,图片转引自知乎用户

余澄空的专栏

▲对出土古尸的科技复原,图片转引自知乎用户

余澄空的专栏

唐诗中对胡姬外貌的描写也印证了这一点。李贺的《龙夜吟》:“卷发胡儿眼睛绿,高楼夜静吹横竹”,李白的《上云乐》:“碧玉炅炅双目瞳,黄金拳拳两鬓红”等诗,描绘的是胡姬金发、碧眼、高鼻和波浪般的卷曲长发,这些特征都更接近今天分布在从西亚、南欧到北欧地区的部分白人女性。因此,我们其实需要重新想象胡姬,并且更大胆一些:那些在长安与洛阳的酒肆中为汉家男儿斟酒歌唱的女子,其实都是白人。▲北欧女性胡姬擅长跳胡旋舞和胡腾舞,这是来自中亚地区的舞蹈。关于胡旋舞的舞姿,在敦煌壁画中有所保存。这些女性舞者都是光着脚,衣着很少,身穿薄丝绸,戴着首饰和手镯。由于东亚地区没有展示裸体的艺术传统,而漂亮的胡旋女身体部位大面积裸露,罗衣舞装也轻薄到可以透视,翩然起舞时,注定会迷倒一大片男人。▲敦煌壁画中的胡旋舞李白就曾不加掩饰地表达他对胡姬的迷恋,动辄“挥鞭且就胡姬饮”。岑参则在“愿得青鸟衔此花,西飞直送到我家。胡姬正在临窗下,独织留黄浅碧纱”中,诉说着与相恋的胡姬无从相见的苦涩。“深情渣男”元稹也曾写下“最爱轻欺杏园客,也曾辜负酒家胡”,记录其少年时所辜负的某位胡姬对他的一片痴情。

2

胡姬多为卖到唐朝的女奴过去的学者认为,胡姬们大都是贫苦人家的女儿,她们的家庭困苦不堪,只是为了生活,才背井离乡、千里迢迢来到唐朝。然而,据吐鲁番考古学家吴震、日本亚洲史学者森安孝夫等人近二十余年的研究表明,胡姬的遭遇其实更为凄惨,她们多是沿着丝绸之路,从中亚被卖到唐朝来的奴隶。▲丝绸之路经济带实际上,无论在唐代的长安还是在洛阳,都存在着大规模的奴隶市场,时人称之为“口马行”。“口”即“生口”,就是奴隶之意。“口马行”即售卖奴隶和马匹的行市。从这一名称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的奴隶与马一样被视为商品。确实,他们被关在笼子里,手脚被捆绑着和马一起出售。据日本亚洲史学者滨口重国等人的研究,唐代普通奴隶的价格相当于一至两匹普通的马,比名马则要便宜很多。但年轻漂亮或能歌善舞的女奴,则要价不菲,高达数十万钱者也并不少见,她们被称为“细婢”或“良马”,和骏马一样是商品中单价最贵的东西。明清时期,人们将嫁予富商做小妾的年轻女子称为“扬州廋马”,并从中谋取暴利,即是延续这一将作为“商品”的女子比作马儿的习惯。沿着丝绸之路所展开的“胡姬贸易”,在当时也是一项暴利产业。为了增加商品的附加价值,来自撒马尔罕的粟特商人,通常会在吐鲁番等地区让奴隶学习汉语,汉人的礼节,以及接受歌舞音曲等方面的技能训练。根据吐鲁番地区相关出土文书记载,对买进来的奴隶先进行教育训练,然后再高价卖出去,已成为当时粟特商人的传统,这些训练往往很严酷,一般人难以忍受。

因此,唐代宫廷、达官贵人的私宅,以及长安酒肆中受到高度赞赏的胡姬,多数其实都是从远方贩运来的女奴,是粟特商人“批量生产”的商品。诸如一份粟特文契约文书记载:“可以对这名女奴随意打骂、任意驱使、捆绑、出售、作为人质,或者作为物品送给其他人,总之可以任意支配。”

▲森安孝夫《丝绸之路与唐帝国》这些残忍的记录,多少令生活在今天的我们觉得不适,因此有必要多介绍一下唐代的奴隶买卖。奴隶贸易给人的印象是阴暗的,似乎与灿烂辉煌的唐帝国联系不到一起。然而,从世界史的视野来看,在近代以前,将人作为一种商品进行售卖,其实是十分正常的事。重点是区别“仅仅存在奴隶贸易”和“奴隶社会”这两种不同的概念。如《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玄奘西行求法时,曾在凉州应邀讲授佛经。讲经结束后,玄奘从丝绸之路商人那儿得到了大量金钱、马匹和奴隶等布施。可见奴隶在当时还可以作为昂贵的物品进行馈赠。然而,一般来说,一个社会只有奴隶占总人口百分之二十以上,且在农业等生产劳动中占据中心位置,方可视为奴隶社会,诸如古代希腊、古代罗马、近代美国南部、殖民地时代的加勒比海诸岛以及巴西等地。与上述这些地方相比,唐帝国虽然存在奴隶贸易,但即便将私奴和官奴都加在一起,也远远到不了唐代总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且占据社会经济生产核心位置的主要是法律上拥有自由身份的小农。同时,唐代与奴隶相关的制度被称作良贱制,奴婢被视为下层贱民,可以如家畜一般供主人任意驱使与打骂,但唐代的法令禁止主人随意杀害奴婢,并规定贱民可以“自赎免贱”,有机会作为良民获得解放。因此在当时人们的意识中,唐帝国的奴隶身份并非与生俱来、永远不可改变的,而是属于一个有可能上升变化的范畴。其文明程度,其实胜出古代世界史上很多地域。然而,这多少还是残酷的。整体来说,胡姬的身世大多是悲惨的,看似美好浪漫且纸醉金迷的异国情调背后,涌动着底层女子身不由己的生活与命运。撰稿:真真学长责编:乌桐监制:凌老师、应老师参考文献:森安孝夫《丝绸之路与唐帝国》北京大学出版社余澄空《记忆深处的胡姬》知乎专栏*图片和部分材料源于网络,侵权请告知删除-往期精彩-万物皆可“屏”:屏风为什么叫“屏风”?古代女子为何能容忍丈夫纳妾?丐帮在历史上原来真的存在?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luncar.com/rkzz/931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