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特凯恩岛

神圣罗马帝国第四期


白癜风有遗传吗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262246.html

哈布斯堡王朝

一、鲁道夫一世

鲁道夫一世

当选帝国皇帝

(一)年5月1日鲁道夫一世出生于瑞士里姆堡,他是哈布斯堡伯爵阿尔布雷希特四世的儿子,母亲海尔维希是基堡伯爵的继承人,是克伊布格伯爵乌尔里希的女儿。鲁道夫一世的先祖于公元年在瑞士罗伊斯河和阿尔河合口处的南部山区维尔伯乐山上兴建一座宏伟的寓所城堡,名叫哈布斯堡,意为“财富之堡”,鲁道夫一世的家族由此得名。鲁道夫一世的一位先祖曾跟随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一世远征意大利战死疆场,祖父哈布斯堡伯爵鲁道夫二世曾是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二世的一名宠臣,父亲阿尔布雷希特四世以种种手段使哈布斯堡家族在上阿尔萨斯地区获得采邑和各种特权。年鲁道夫一世的父亲死后21岁的他继承家族在阿尔萨斯和阿尔高的地产,年和年他到意大利的法扎、斯波莱托和维罗纳,在其教父皇帝腓特烈二世之处逗留两年,而且他经常向皇帝和他的儿子康拉德四世表示忠心,作为报答鲁道夫一是得到大量的土地赐封。鲁道夫一世爱好习武,经常率兵挥戈征战、扩大领地。他强占瑞士托根堡伯爵的领地,攫取一些帝国田园和无主领地。年他迎娶霍亨贝格伯爵布夏尔德三世的女继承人格特鲁德,夺得霍恩堡公国的领地。由于这些成功的联姻加上继承其母的基堡伯爵国,鲁道夫一是已经将阿尔萨斯、莱茵河流域和瑞士一带的领地连成一片,成为士瓦本-原阿勒曼部族公国中最大的诸侯。

(二)年霍亨斯陶芬王朝的所有皇位继承人先后死去,他作为国王康拉德的支持者也被教皇英诺森四世逐出教会。经过一番激烈的争吵后年德意志诸侯选举英国康沃尔的查理和西班牙的卡斯提尔国王阿方索十世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这两位外人虽然冠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头衔,但并不关心帝国的事务。一位皇帝加冕后便返回英国,另一位皇帝从未踏上过德意志领土,德意志皇位实为虚设。—年称“皇位虚悬时期”,期间德国分裂为许多独立的封建公国,封建主之间互相争极力把属于帝国的土地据为己有。鲁道夫一世就是在同其他诸侯夺土地的战斗中度过他的青年时代,当时许多骑士不足自给,以抢掠商人和农民为生。封建无政府状况笼罩着德国,整个国家贸易受阻、民不聊生,生产力受到严重破坏。帝国崩溃造成的混乱也给鲁道夫一世一个绝好的机会来增加自己的财产,年他的无嗣舅舅克伊布格伯爵的死去,使他兼并瑞士西部的大量土地。成功解决斯特拉斯堡主教和巴塞尔城的长期不合,使他增进自己的名声和财富。通过这件事鲁道夫一世从主教和修道院长那里购买大量的土地,他还拥有从父亲那里继承到的瑞士和阿尔萨斯的大量土地,他的大量地产和财富使他成为西南德国最大的诸侯。在那里霍亨斯陶芬家族的绝嗣造成士瓦本公国的崩溃,那里留下一堆小领主。

(三)年秋康沃尔的理查死后鲁道夫施展谋略被选举为国王,主要是由于他的表亲纽伦堡城市伯爵腓特烈三世,还有他的舅舅萨克森公爵阿尔布雷希特二世以及普法尔茨伯爵兼上巴伐利亚公爵路易二世。阿尔布雷希特二世和路易二世之所以支持他是因为他们娶了鲁道夫一世的两个女儿,这样的话波希米亚国王奥托卡二世(一个王位觊觎者)就成为孤家寡人。奥托卡二世的继承权来自他的母亲,他的母亲是前国王菲利普的女儿,而菲利普又是腓特烈一世的儿子。还有一个王位继承者是迈森的腓特烈,他是前国王腓特烈二世的外孙。鲁道夫一世在年的10月24日在亚琛大教堂加冕,为了得到教皇的承认他声明放弃帝国在教皇国和西西里的权利,并许诺会组织一次新的东征。教皇格列高利十世不管奥托卡二世的反对承认鲁道夫一世的地位,并且说服另一个徒有虚名的皇帝卡斯提尔王国的阿方索十世也承认鲁道夫,这样他就大大超过霍亨斯陶芬王朝的两位继承者。鲁道夫一世登上皇位结束德国历史上的“皇位虚悬时期”,此时他已是一位身经百战和精通世故的政治家,这位55岁的帝国皇帝决心集中精力于德意志事务和扩大王室领地势力。鲁道夫一世加冕时宣誓:“维护帝国法律和秩序,重建帝国的权利。”他收回一些小诸侯非法窃夺的帝国土地,并颁布一项“国内和平”法令,该法令规定任何人不得继续对他人作战,如有违者定受帝国法庭制裁。一些强盗骑士仍不关心国内和平,继续为非作歹,鲁道夫一世便派兵摧毁他们的城堡,处决许多强盗骑士。经过多次战斗把他们制服下去,从而取消过境盘剥重税。

(四)莱茵河流域的农民不堪忍受诸侯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于年举行起义,席卷许多地区。鲁道夫一世残酷地镇压这次起义,并对起义首领腓特烈处以火刑,在镇压农民起义方面他颇得贵族的赞助。为了加强对帝国的管理他时常召集由诸侯、僧侣、城市代表参加的帝国议会,在帝国各地设立有固定收入的“秘密使臣”来充任地方裁判法官,在阿尔萨斯、士瓦本和法兰克尼亚地区设立帝国地方行政区,行政区长官可随时罢免。为了避免领主对帝国事务的过份干预他首次规定帝国土地和各诸侯的土地原则上分开,在促进城市繁荣方面他承认帝国城市的独立地位,并把一些村落提升为帝国城市,准许帝国城市代表参加帝国议会来讨论涉及城市本身的问题。与此同时鲁道夫一世向城市征收年度税、特种税和财产税,弥补在意大利放弃的赋税收入和早就失效的诸侯税以增加帝国的收入。鲁道夫一世通过实行这些措施使“皇位虚悬时期”之后神圣罗马帝国的大部分地区重新得到管理,他所推行的地方行政长官制和城市代表参加帝国等级代表会议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国内的安宁和秩序,有助于城市手工业和市民阶层的发展。

(五)13世纪同样见证土地管理方式向中世纪晚期过渡的整体性变化,以损失贵族封建制度为代价,为政治权力转移到冉冉升起的资产阶级手中做了准备。金钱除了用于支付人头税以外开始更多地代表农业的经济价值,农民更多地开始被要求上交土地税,“所有权”的概念开始代替古代的管辖权模式,尽管它们仍然联系得很紧密。在帝国辖区权力联系得更紧密,无论是谁拥有土地的管辖权,其他的权力也就应运而生。然而很重要的一点是这一时期的管辖权并不包括司法权,事实上司法权直到世纪才真正出现,法庭审判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传统和惯例。在这一时期帝国所辖各区域开始转型为现代国家的前身,这一进程随着地域的不同区别很大,发展最快的地区很大程度上与古代日耳曼部落的区域重合。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时期帝国开始与德意志民族国家和日耳曼地域国家产生等价关系,之后的皇帝腓特烈三世首次在国号上加上“德意志民族/日耳曼民族的”的修饰语,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则在首次在礼仪头衔中加上“日耳曼尼亚国王”,而传统上表达对日耳曼尼亚治权的头衔是责实不明的“罗马人民的国王”。因资本主义发展而富庶的北意大利城邦(如威尼斯、佛罗伦斯、比萨等等)持续地吸引着皇帝的注意和精力,使帝国对日耳曼与意大利其他地区的专注也减弱。此外帝国欠缺公认的王室继承法,因此一旦皇帝去世往往造成各选帝侯继任皇帝的纷争,因而导致帝国的内战和陷入无政府状态。继位皇帝必须以武力战胜其他不支持的诸侯,或者必须想办法赢得多数诸侯的拥戴,才能维系皇帝的权力。在这种情况之下神圣罗马帝国虽然有各成员国集结成一个核心国家之名,实际上却逐渐演变成为一个松散的邦联组织。

迪恩克鲁特战役

(一)鲁道夫一世的皇权有限,只能支配自己领地的军队,无法左右诸侯相争的局面,他犹如一个与其它大封建主平等的头号大封建主。鲁道夫一世十分清楚只有扩大王室领地才能增强自身同诸侯相处的地位,不久他便同波希米亚国王奥托卡二世展开争夺奥地利的战争。公元12-13世纪奥地利是霍亨斯陶芬王朝巴本堡家族的一个公国,年巴本堡家族的最后一个成员“好斗者”腓特烈二世在同匈牙利进行的一次边界冲突中阵亡,该家族由此断绝爵位继承人,从而引起邻邦诸侯争夺奥地利领地的斗争。年波希米亚国王奥托卡二世乘机率领军队占领巴本堡家族领地奥地利、士底里亚、克伦地亚和克莱因,罗马教皇和德意志其它诸侯对于奥托卡二世的举动甚为不满。鲁道夫一世利用此种情绪以这些土地并非授与奥托卡二世作采邑为名要求他撤出奥地利等地,将土地归还神圣罗马帝国。年鲁道夫一世在纽伦堡帝国会议上作出决定从腓特烈二世国王侵占的帝国领地必须归还,奥托卡二世必须对不承认新国王作出答复。奥托卡二世拒绝出庭也拒绝归还侵占的帝国省份(奥地利、施蒂里亚、卡林西亚和卡尔尼奥拉),对这些土地的权益是来自奥托卡二世的一个妻子,她是奥地利公爵巴本堡王朝的女继承人。鲁道夫一世驳回奥托卡二世的继承要求,并把这些土地当作无主采邑收归帝国。年6月24日奥托卡二世多次不听传唤,被宣布不受法律保护。

(二)年鲁道夫一世和奥托卡的战争正式开始,在诸侯和贵族的支持下鲁道夫一世率军向奥地利进发。他把自己率领的军队和匈牙利国王拉斯洛四世率领的军队分作两路,从左右两侧向中间夹击以形成强大的钳形攻势,向奥托卡二世军队驻扎地维也纳东部马池河战场杀去。鲁道夫一世成功说服奥托卡二世的同盟者下巴伐利亚的亨利一世倒戈,这使得奥托卡二世不得不归还侵占的四个省份并宣誓效忠。于是鲁道夫一世把波希米亚作为帝国封邑授予奥托卡二世,并把自己的女儿尤塔嫁给奥托卡的儿子瓦茨拉夫二世,兵不血刃的完成这次讨伐后鲁道夫一世在维也纳举行凯旋式。但是奥托卡二世并不甘心于失败,他在反对鲁道夫一世权力增长的西里西亚和波兰诸侯的支持下集结图林根、勃兰登堡和巴伐利亚诸侯的军队再次征战,鲁道夫一世这次的军队并不太多,除去自己领地的军队之外得到匈牙利国王拉斯洛四世和蒂罗尔迈哈德二世伯爵的军事援助,年8月26日两军在马池河战场发生激战。在大空位时期末期奥托卡二世同卡斯蒂利亚国王阿方索十世、法王腓力三世等人竞争皇帝之位,但教皇和德意志贵族们却选择哈布斯堡家族的鲁道夫一世。哈布斯堡家族发展到鲁道夫一世当位时家族领地已经将阿尔萨斯、莱茵河流域和瑞士连为一片,大空位时期德意志进入诸多小封建领主分裂割据、战乱动荡的情况,鲁道夫一世乘此也积极扩张,最终成为士瓦本公国的最强诸侯。在康沃尔的理查死后鲁道夫设法成为国王,同时继续展开谋略竞选皇帝。教皇和德意志领主们也希望有一个相对实力弱小的国王成为皇帝,便于自己维护和操控自己的权力,这使得奥托卡二世最终败选皇帝之位。鲁道夫一世在年成为皇帝后结束二十年的大空位时代,可国家局势并未就此安定。不甘心的奥托卡二世拒绝承认鲁道夫一世为神圣罗马皇帝,鲁道夫一世也自知实力尚弱,若要扩充皇家领地以同其他选帝侯周旋就必须要以战争强化自己。为了准备战争鲁道一世夫首先利用政治手段为自己寻找盟友,他将自己的儿子阿尔伯特和女儿卡塔琳娜安排政治联姻,同时还和匈牙利国王拉斯洛四世定下协同进攻奥托卡的计划。在实力增强后鲁道夫一世和奥托卡开展对奥地利的争夺。年鲁道夫围城维也纳并且成功迫使奥托卡投降。此战之后奥托卡二世不得不放弃大部分领地,只保留波西米亚和摩拉维亚两大领地。

(三)为了恢复自己的所有领土奥托卡二世为复仇积极准备,他同勃兰登堡结盟,还联系波兰的势力做后盾。年下巴伐利亚亨利一世背叛鲁道夫一世,并支持奥托卡二世反攻奥地利。在收到奥托卡二世已经作乱奥地利边境的消息后鲁道夫一世下令出师维也纳,在北部的摩拉维亚盆地决战奥托卡二世。匈牙利盟友的骑兵也将在那会师鲁道夫一世,共同面对波西米亚人。决战之时奥托卡二世主力部署名骑兵,其中有名重装骑兵,其余名为轻装骑兵。鲁道夫一世的部队有重骑兵和0名轻骑兵,但这并不包括他的匈牙利盟友的骑兵数目,另外鲁道夫一世还有一支由名库曼人骑射手组成的突厥部队。鲁道夫一世的迅速行动让奥托卡二世大为震惊,他立刻停下对奥地利边境城镇的攻势,并且朝南进军。奥托卡二世在迪恩克鲁特正好撞见鲁道夫一世的德意志-匈牙利联军,相较于行动仓促的奥托卡二世下鲁道夫一世早已让自己的部队抢占好重要地形。第二日早晨急切突破的奥托卡二世率先行军,但很快被鲁道夫一世的库曼骑手从左翼开始侵扰。他们的骑射战术让奥托卡二世的重装骑兵躲闪不及,波希米亚重装骑兵难以应付,鲁道夫一世的主战部队在对手应接不暇之际全面压上。尽管鲁道夫一世的骑兵在整体数目上要领先奥托卡二世,但奥托卡二世的菁英重装骑士依旧骁勇。为了鼓舞军心双方主将都带头加入战场,其中鲁道夫一世的坐骑在战斗中被人从下刺伤,鲁道夫一世差点为此丧命,最终他的部下合力助他脱险。

(四)双方部队在炎炎夏日下厮杀三小时后体力开始损耗,尤其是奥托卡二世仰赖的重装骑兵极其疲惫,甚至一些虚脱者都无法再动弹。看到对手主力不堪再战后鲁道夫一世嗅到决胜的时机,他将一支先前埋伏在山丘森林的生力军投入战场,冯·卡佩伦率领他们从右翼进攻奥托卡二世。奥托卡二世在收到军情后立刻带领一批恢复过的部队应对敌人奇袭,不过可惜的是已经军心涣散的波西米亚人错将主将的行为视为溃逃,引发己方士气的大崩坏。冯·卡佩伦所带领的奇袭为鲁道夫一世的胜利打开局面,独木难支的奥托卡二世再次败北。事后奥托卡二世的军营被摧毁,他的尸体也在战场附近被找到。鲁道夫一世为了庆祝自己的胜利将奥托卡二世的尸体带到维也纳展示,他通过此战确立对奥地利和施蒂利亚的拥有权,更一手促成哈布斯堡家族的崛起。战后鲁道夫一世和波西米亚贵族以及奥托卡二世遗孀达成和平协议,确立起在中欧的地位。鲁道夫的盟友匈牙利国王拉斯洛四世则致力于对麾下库曼武士的基督教化,直至其最终死于暗杀。迪恩克鲁特战役成为哈布斯堡家族在奥地利确立统治的重要转折点,战后摩拉维亚从波希米亚分离,这样奥托卡二世的继任者瓦茨拉夫只剩下布拉格周围的几个省份,当然鲁道夫一世的女儿仍然被许给瓦茨拉夫。

树立皇室威权

(一)鲁道夫一世的下一个动作就是在奥地利和周围省份中建立王室的威权,他花了好几年时间想在这里建立威权,但是很难把这些省份纳入自己家族的势力范围内。在鲁道夫一世的所有敌对者都被战胜后的年他把奥地利和施蒂里亚分别封给自己的两个儿子——阿尔布雷希特一世和鲁道夫二世,于是施蒂里亚和奥地利就成为哈布斯堡家族领地。同年鲁道夫一世根据一项家规立长子阿尔布雷希特一世为奥地利公国及其领地的惟一国君,由此建立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该王朝对奥地利的统治直到年才告结束。另外他又把士瓦本公爵的头衔给了小儿子鲁道夫二世,当初这个头衔在康拉丁死后就无人继承。年鲁道夫一世把从奥托卡那里夺得的卡林西亚封给阿尔布雷希特的岳父、蒂罗尔伯爵迈茵哈德,德意志诸侯不会同意鲁道夫一世把所有战利品都留给他儿子们的,鲁道夫一世的同盟者也需要一些奖励。年鲁道夫一世把目光转向西方的国王,他强迫勃艮第伯爵菲利普割让一些土地给他,并且迫使伯尔尼缴纳他们曾经拒绝缴纳的贡金,并试图恢复士瓦本公国和勃艮第—阿雷拉特王国。年他又迫使菲利普的继任者奥托宣誓效忠,在其扩充王室领地的活动中“婚姻外交”起了重要作用,年鲁道夫一世为女儿尤塔和奥托卡二世的儿子、波希米亚的王位继承人瓦茨拉夫举行婚礼的同时又为同名的儿子鲁道夫和奥托卡二世的女儿库尼贡德也举行婚礼,年他又把一个女儿嫁给勃艮第伯爵,年又让一个儿子迎娶勃艮第公爵的女儿,这几桩婚事均在鲁道夫一世扩充领地与家族势力的谋略之列。阿尔布雷希特一世及其后代在奥地利领地的基础上也不断进行扩张,使奥地利在神圣罗马帝国内的首要地位得到保障。

(二)年鲁道夫一世的妻子病逝,他继娶自己的西面邻居勃艮第公爵厄德四世的女儿伊莎贝拉。在维持国内和平方面鲁道夫一世做得十分失败,全国的治安和环境非常差劲,为争夺继承权的战争也打了很多场。国王无力干涉,但是这也怪不得他,因为当时皇帝的权利和资源有限,无力对全国行使真正的统治。尽管如此年鲁道夫还是组织一次对图林根的远征,并拆毁很多强盗城堡。鲁道夫一世晚年极力周旋于各诸侯之间,试图使长子阿尔伯莱希特一世继承帝国的皇位。由于德意志诸侯不满意鲁道夫一世过份加强哈布斯堡王室的权力,畏惧日趋强大的哈布斯堡王室会采取限制他们政治独立的措施,所以他们于年在维尔茨堡召开的帝国议会上并未选举阿尔布雷希特一世,而是推选拿骚的阿道夫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只是到了年德意志诸侯才废弃阿尔布雷希特一世的帝位,选举阿尔布雷希特为皇帝,在阿尔布雷希特之后德意志皇位相继落入卢森堡家族和维特尔斯巴赫家族手中。年帝国的皇冠又重新属于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自此之后这个王朝直到年8月6日被拿破仑打败的弗朗茨二世放弃帝国皇帝的称号止,历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达多年之久,历任奥地利帝国皇帝达多年之久(—年)。

(三)年夏季,73岁的鲁道夫一世预感到死期临近,他便从麦斯海姆来到施佩耶尔城。同年7月15日鲁道夫一世逝世,安葬于施佩耶尔城萨利安王朝和霍亨斯陶芬王朝的国王和皇帝陵园。尽管他曾经拥有一个很大的家庭,但是当时仅剩他的儿子阿尔布雷希特一世。鲁道夫一世的统治是令人怀念的,主要是由于他扩大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地,他使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地从一直的西南延伸到东南,在德意志的剩余部分他的子孙们还将扩大他们的权势。

二、腓特烈三世

腓特烈三世

家族起源

(一)哈布斯堡家族发源于瑞士北部的阿尔高州,六世纪的祖先为法国阿尔萨斯公爵,后来扩张至瑞士北部的阿尔高州。年哈布斯堡家族在瑞士筑起鹰堡(哈布斯堡城堡),逐渐将势力扩展到莱茵河西岸流域,之后逐渐将势力扩展到奥地利和德国南部。年哈布斯堡公爵鲁道夫一世当选德意志国王,但未加冕为神圣罗马皇帝。年12月27日鲁道夫一世夺取被波希米亚国王奥托卡二世占有的奥地利公国和施蒂利希公国,旋即划归哈布斯堡皇室拥有,并分封于自己的两个儿子阿尔布雷希特一世与鲁道夫二世,自此奥地利划归哈布斯堡皇室拥有长达余年。年鲁道夫一世逝世,拿骚家族的阿道夫被选举为国王,哈布斯堡家族虽暂时失去帝位,但南阿尔萨斯、布赖施高和帝国内的其他一些领地都被划入哈布斯堡家族。年阿尔布雷希特一世与诸位选侯联合起来将自己选为对立国王,并在年击败阿道夫后正式登基。年阿尔布雷希特一世和法兰西国王美男子腓力四世结盟,反对拒绝承认他为国王的教皇卜尼法斯八世,他要求把荷兰、西兰岛和弗里西亚作为继承人不明的领地收为己有但没有成功。有4个莱茵的选侯反对他的亲法政策和控制莱茵河河口的努力而打算将他废黜,1-年阿尔布雷希特一世在莱茵各城邦的支持下在一系列战役中粉碎选侯的同盟,虽然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已于年4月30日承认阿尔布雷希特一世为神圣罗马皇帝,但他从未加冕。他宣誓效忠教皇,承诺他的儿子们不经教皇的同意不得当选为德意志国王。年阿尔布雷希特一世企图吞并图林根和迈森,结果遭到败北。年5月1日阿尔布雷希特一世在镇压士瓦本暴乱途中于罗伊斯河附近的温迪施被自己的一个侄子士瓦本的约翰(其弟鲁道夫二世之子)杀害,因为阿尔布雷希特一世剥夺他的继承权。由于阿尔布雷希特德的长子鲁道夫三世早于年逝世,所以在阿尔布雷希特死后其次子腓特烈三世(不是这个主题的人物)继承奥地利公爵之位。

哈布斯堡家族徽号

(二)腓特烈三世被选举为对立国王并与巴伐利亚的路德维希四世共治,然而其后的年间哈布斯堡家族的势力开始退缩到以奥地利为主的家族领地,并把南阿尔萨斯、布赖施高和帝国内的其他一些领地陆续划入治下。腓特烈三世继承哈布斯堡王朝在奥地利的领地,但未能说服选侯让自己继承德意志的王位。腓特烈三世与自己的表兄上巴伐利亚公爵路易四世发生争执,年他在加迈尔斯多夫战役中被路易击败。神圣罗马皇帝亨利七世于年去世后,4个选侯选举腓特烈三世为新的德意志国王,腓特烈三世在科隆大主教的主持下进行加冕仪式。然而另外5个选侯选择他的对手上巴伐利亚公爵路易四世,战争再次在两人之间爆发,年腓特烈三世在米尔多夫战役中被路易四世决定性地击败并被他俘虏。年腓特烈三世在承认路易四世的皇帝地位之后被释放,同年9月路易四世宣布接受腓特烈三世为共同统治者,但在年后腓特烈的权力仅限于奥地利,年1月13日腓特烈三世于奥地利的古滕施泰因去世。14世纪期间新成立的瑞士联邦不断向德国南部扩张,导致哈布斯堡家族失去祖先建立的鹰堡。自此哈布斯堡王朝的基地由瑞士南部的鹰堡,转移到下奥地利的维也纳,开始哈布斯堡王朝的进一步发展。哈布斯堡家族在失去神圣罗马帝位后继续继续保有奥地利与施蒂利希为领地,历任奥地利公爵都不断地扩大公国的统治范围,以期与选帝侯的权位相抗衡,但该称号未得到皇帝查理四世的承认。之后哈布斯堡家族将公国划分为若干个省统治,但这些划分最终导致内外奥地利分治。年哈布斯堡家族的两位兄弟阿尔布雷希特三世和利奥波德三世签定协议,阿尔布雷希特三世的子孙将拥有奥地利大公国(后来被称为下奥地利),即奥地利中东部。利奥波德三世的后裔坐拥外奥地利公国,统治领域包括奥地利西部、南阿尔萨斯和位于德国西南领地。奥地利内外分治的局面并没有因为年阿尔布雷希特支系的绝嗣而统一,利奥波德支系的两个分支老蒂罗尔支系和施蒂里亚支系控制着不同的领土。直至年老蒂罗尔支系绝嗣,哈布斯堡家族领地才由施蒂里亚支系的马克西米连一世统一。

家族重登神圣罗马帝位

(一)年内奥地利公爵阿尔布雷希特五世迎神圣罗马皇帝兼匈牙利及波希米亚国王西吉斯蒙德庶女卢森堡的伊丽莎白,并被指定为西吉斯蒙德的继承人。年西吉斯蒙德病逝,阿尔布雷希特五世在次年1月1日加冕为匈牙利国王,6个月后又加冕为波希米亚国王。年3月18日德意志选侯在法兰克福选举他为罗马人民的国王,于是他改称阿尔布雷希特二世,,但未加冕为皇帝。由此以后哈布斯堡家族一直把持神圣罗马帝国皇位(年~年间除外),直至神圣罗马帝国帝国覆亡。阿尔布雷希特二世的权力局限于奥地利和匈牙利,他企图在波希米亚进一步扑灭胡斯运动,但那里的胡斯派仍拥有强大力量。阿尔布雷希特二世被圣杯派的领袖波杰布拉德的伊日打败,此后他不再试图控制波希米亚。年阿尔布雷希特二世颁布著名的美因茨国事诏书,这份诏书是皇帝与教皇之间的一个初步协定,旨在使德国基督教会受皇帝影响,并推迟对教会的进一步改革。年奥斯曼帝国苏丹穆拉德二世派军队入侵匈牙利,阿尔布雷希特二世在抵抗入侵的战争中死于匈牙利境内的奈斯梅伊。他遗下一名遗腹子拉斯洛五世,拉斯洛五世拉斯洛出生后继承奥地利和波希米亚,匈牙利贵族则选举波兰国王瓦迪斯瓦夫三世为国王。

阿尔布雷希特二世

(二)拉斯洛五世出生于父亲去世4个月之后,因此得到绰号“遗腹子”。拉斯洛五世一出生就继承奥地利大公的头衔,并有波希米亚国王的继承权。而德意志选侯选择他的堂叔、内奥地利公爵腓特烈五世来继任日耳曼国王,腓特烈五世在年加冕为神圣罗马皇帝,他改称腓特烈三世(这是这个主题的主角)。拉斯洛五世的母亲还想为他保住匈牙利的王位,但是以匈雅提·亚诺什为首的匈牙利大贵族挫败这个图谋,他们在巴塔谢克战役中击败支持哈布斯堡家族的另一派贵族。贵族们选举波兰国王瓦迪斯瓦夫三世为匈牙利国王,他改名为乌拉斯洛一世。伊丽莎白为阻止乌拉斯洛一世的加冕把匈牙利的圣伊什特万皇冠偷了出来,接着她领着孩子去寻求腓特烈三世的庇护,腓特烈三世为了获得在奥地利的统治权将他们软禁。年11月10日乌拉斯洛一世在抗击奥斯曼帝国的瓦尔纳战役中阵亡,匈牙利贵族决定让拉斯洛五世继承王位,他们派出使者到维也纳要求腓特烈三世释放伊丽莎白母子并归还王冠,但遭到腓特烈三世拒绝。贵族们选举匈雅提·亚诺什为匈牙利摄政,同时在波希米亚波杰布拉德的伊日获得同样的地位。

神圣罗马帝国皇冠

(三)年奥地利贵族进入王宫强行释放拉斯洛五世,拉斯洛五世在年10月28日正式加冕为波希米亚国王。在拉斯洛五世在位的大部分时间里匈牙利的实际统治者是匈雅提,匈雅提成功地领导一系列抵御奥斯曼帝国入侵的战役。拉斯洛五世身边的重臣采列伯爵乌尔里希二世与匈雅提素来不和,在匈雅提于年死于鼠疫后他诱使国王任命他接替匈雅提的职务。乌尔里希二世企图谋杀匈雅提的儿子匈雅提·拉斯洛,拉斯洛五世为报复反过来把他刺杀了。拉斯洛五世愚蠢地将匈雅提·拉斯洛斩首,结果引起一场政治风暴,他因此不得不逃往布拉格。年11月23日拉斯洛五世在布拉格忽然病逝,当时他正准备与法国国王查理七世的女儿马达莱娜公主结婚。当时的人怀疑小国王是被毒死的,不过近代借由分析他的遗骸拉斯洛可能死于腺鼠疫或白血病。拉斯洛五世去世时年仅17,既未结婚也无子嗣。他在三个国家的王位分别由不同的人继承,腓特烈五世兼并奥地利大公国,匈雅提的另一个儿子匈雅提·马加什继承匈牙利王位,波希米亚摄政波杰布拉德的伊日成为波希米亚国王。

拉斯洛五世

维也纳之围

(一)腓特烈三世在年在罗马由教皇尼古拉五世加冕为神圣罗马皇帝,由于德国的一切都取决于那些各自为政的诸侯,腓特烈三世实际上不能在德意志内政方面做出任何决定,所以他把精力集中在扩大哈布斯堡王朝自身的领地上。年11月23日神圣罗马皇帝腓特烈三世将奥地利公国提升为大公国,使哈布斯堡王朝乃至奥地利在欧洲的地位都大大提高,也为王朝的进一步扩展提供基础,王朝也逐渐步入鼎盛期。到年除蒂罗尔以外的全部奥地利领地,腓特烈三世已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15世纪作为中欧大国的匈牙利迅速蹿起,成为德意志与基督教世界中的新晋势力,这也意味着他们将与周边的其他势力关系紧张,并时常为地盘扩张而爆发军事冲突。其中的对象既有土耳其异教徒,也包括坐拥神圣罗马帝国皇位的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

中世纪后期的匈牙利王国版图

在此前的年匈牙利还是哈布斯堡家族的盟友,由于帝国皇位往往会由德意志贵族们共同推选还需经过罗马教皇的敲章认证,所以在很多时候都饱受限制。腓特烈三世虽然成功上位,却只能随时调动自家领地内的财政和军力,若不是依靠自己和儿子的联姻关系可能连发动大规模战争的能力都不具备。于是日益壮大的匈牙利便成为腓特烈三世的主要提防对象,加之奥地利本部与匈牙利直接毗邻,首府维也纳又和布达同在多瑙河沿岸,自然会在地缘政治层面存在严重竞争。前者因神圣罗马皇位的推荐制度而心生恐惧,后者也非常忌惮现任皇帝成为反匈牙利同盟的核心。因此这场势必爆发的奥地利-匈牙利战争便在年正式打响,尽管双方多少有些自我克制,却还是在反复的堡垒围攻中让规模迅速升级。其中更加依赖封建联盟和城市雇佣民兵的奥地利往往会在战役的关键时刻掉链子,相比之下初具国家级武装水准的匈牙利黑军则有更加严明的纪律和战术调度,所以总能克服短暂的不利局面,并在更长的时间线上寻觅到反攻良机,从而将战争的前线不断往西推进。

贯穿整个欧洲中部的多瑙河

(二)年匈牙利国王马加什一世兵临维也纳,决心将哈布斯堡家族的核心据为己有,倘若能按计划顺利得手,则无论奥地利是否还保有神圣罗马帝位都会在之后的抗衡中处于力量层面的绝对劣势。由于此前的历年交锋胜利他的部队已将城市周围的堡垒全部占据,不仅促使腓特烈三世携全家出逃,还基本切断维也纳与其他哈布斯堡控制区的交通,唯有流经城市的多瑙河尚能不定期地送来补给品。于是在这条水路被彻底封闭之前有16艘运载武器与口粮船只抵达维也纳,负责押运的名骑士和轻步兵也留下来帮助加强防御。

神圣罗马帝国军队

当年1月15日马加什一世向负责留守维也纳的雇佣兵队长冯·沃尔夫发去口信,要求他立刻将城市交给自己。为了表达自己的善意他甚至没有马上下令对城市进行全面包围,只是出于备战的威慑需要才将以黑军为主的1万名步兵和1.8万名骑兵聚集起来,其中也不乏来自德意志城市的雇佣兵,纯粹为军饷与战利品而加入他的阵营。

面对自家首府的深重危机时连战连败的哈布斯堡家族已拿不出剩余部队进行增援,于是转而寻求用刺杀等非常规手段将志在兼并奥地利的马加什一世消灭在萌芽状态,这也是因为匈牙利国内的许多大贵族不爽于君主的权力愈发扩大,希望能免于为征募黑军部队而进行缴税。于是皇室的代理人就很快物色到合适人选,并为此准备射击精度较高的轻型野战火炮,可惜这场别出心裁的斩首行动还是以错失目标而告终,愤怒的马加什一世也立刻下令对维也纳展开强攻。

匈牙利黑军

(三)维也纳作为帝国都城与哈布斯堡家族的首府还是有较为完备的防御设施,虽然大部分设计和建造工作都是在12世纪末的十字军时代完成,却参考那个时代的高端战争经验,进攻方若没有足够强大的火力支撑也很难在军事科技尚不完善的15世纪获得速胜。黑军步兵大量装备的车载小型枪炮就无法对中世纪标准的石墙造成决定性打击,苦守城内的0名雇佣兵也正是吃准这点才觉得自己能在坚墙中有恃无恐。不过匈牙利人对此早有准备,自踏足奥地利的那一刻开始就有17门大型攻城炮随主力共同移动。尽管中世纪的大部分主干道都路况堪忧,但他们还是能用大量征集的畜力与车辆将沉重的火器缓缓运往西方。在师承胡斯派波西米亚人的车营构筑起围攻阵地后便不断向维也纳城中发射的巨大弹丸,除反复轰击当面的墙体还有部分弹药被直接推送到工事背后,以便在脆弱的民房群中制造巨大恐慌。此外匈牙利工程师还不忘建造2座大型攻城塔,让人数明显占优的己方可以轮番发起正面消耗。

匈牙利人的重型攻城炮

此时维也纳全城的居民都被调动起来,临时凑出2万人的即战力。他们与皇帝留在城中的0名雇佣步骑兵联手,尝试以各种方法阻击匈牙利人的围攻。位于市中心的教堂就是能登高望远的天然指挥部,狭窄而拥挤的街道本身也成为防御者能在城墙破损后还继续抵抗的有力屏障。奈何城墙无法在不经过改造的情况下部署大型火器,也就错失与敌军攻城炮对轰的翻盘机会。守军只能硬着头皮组织几次出城偷袭,他们成功烧毁1座攻城塔,但在围城的黑军加强戒备后这样的英勇举动也就失去功效。腓特烈三世迟迟不发兵救援也让匈牙利人的封锁逐渐起到效果,在慢慢击穿维也纳的城墙后正规化部队的火力、防护和个人技艺优势被迅速放大,虽然城中居民还在节节抵抗,也还是挡不住进攻者的稳步推进。

黑军步兵的波西米亚式车营

年5月15日马加什一世亲率黑军杀到城中的利奥波德区,也就是整座维也纳的中心地段。苦战近4个月的守城军民终于意识到自己的抵抗已不再有任何意义,他们派代表接洽匈牙利国王,在获得自身安全和雇佣军安全撤离的允诺后同意将帝国都城交予对方,马加什一世也直到6月1日才正式举办自己的入城仪式。由于维也纳城的陷落原本在大体上属于哈布斯堡家族的奥地利近乎完全为匈牙利所控制,腓特烈三世却死活不同意进行妥协,为扩军备战而要求自己的儿子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去佛兰德斯征收额外税款。结果不仅没能为反攻而筹得粮饷,反而激起当地城市资产阶级的反抗。皇帝的长子就这样被愤怒的群众扣押在一名胡椒商人家里,反攻奥地利的计划也就看上去是遥遥无期。腓特烈三世晚年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研究星象学和炼金术,年8月19日腓特烈三世去世。

三、马克西米利安一世(马克西米利安大帝)

马克西米利安一世

南锡之战

(一)年3月22日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出生于维也纳,也被称作”马克西米利安大帝”。他是神圣罗马皇帝及奥地利大公腓特烈三世的长子,年马克西米利安大帝同勃艮第大公大胆查理独女玛丽订婚,获得尼德兰和法兰西东部边境一带的勃艮第领地。年洛林公国的首都南锡被勒内二世的军队重新夺回后大胆查理立即围攻南锡,十分寒冷的严冬季节使查理决定不惜一切代价结束围攻,因为他意识到当天气好转后迟早勒内会带着一支援军抵达。年12月底勒内已经从洛林和低地联盟(来自莱茵河)集结1.2万人,还有一支1万人的瑞士军队前来援助。年1月初勒内开始向南锡进军,小心地穿越大雪覆盖的地区后他们在1月5日清晨到达南锡。查理最终得知勒内的军队确实接近后将自己的大量军队排列在南锡南方的在山谷下方最狭窄部分,同时在一条小溪后的一片多树木的斜坡的有利防御位置设防,他知道瑞士人可能会从这里行进。查理军队的确切数量难以判断,当代观察者估计为人。查理的王室禁卫军在这一阶段不够编制,同时大多数敕令骑士(宪骑兵)连队人数最多达到理论上编制的50%。查理不顾对方情况让步兵连队和下马宪骑兵组成一个大型方阵,30门野战炮在斜坡顶端的前方,在另一翼是骑马的骑士和扈从战斗人员。如果说查理缺乏战前侦察(这让他在6个月前的穆尔滕付出很大代价)那么洛林-瑞士联军却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尽管大雪将可见距离降为几码远,但联军侦察兵很快意识到对勃艮第位置的正面进攻会是灾难性的。由名步兵和名骑兵组成的大规模瑞士前锋部队被命令去从右侧发起攻击,同时主力的名步兵和1名骑兵被派遣去迂回左侧的艰难行进,穿过等待着的勃艮第人视野外的多树木、厚厚积雪覆盖的斜坡,名手炮兵组成的小规模后卫部队作为预备队。

大胆查理

(二)在两个多小时的持续行进后中央军队从多树木的斜坡悄悄到达勃艮第人阵地的后方并组成楔形阵,瑞士人的号角声响三次后瑞士人向山下的勃艮第阵地发起冲击。勃艮第炮兵试图击退中央力量,但不够有效,一颗炮弹能杀死不过两个人。尽管右翼勃艮第骑兵抵挡住瑞士人,但很多瑞士步兵推进,和数量少于自己的勃艮第步兵方阵在一边战斗。瑞士前锋部队击退勃艮第左翼并将炮兵赶跑,当查理尝试从左翼调动部队来阻止联军中央力量前进时联军兵力数量的优势变得势不可挡,勃艮第公国军队开始在逃跑中消散。查理和他的贴身人员徒劳地试图去重整溃散的军队,但是没能成功。他的小战团被逃散的浪潮裹挟着,直到最终被一些瑞士人包围。一名戟兵迅速朝查理脑袋打去,直接在他的头盔上造成致命的打击。查理虽然倒下但战斗仍在他周围进行,三天后他的尸体被找到并且在屠杀的废墟中被确认。查理的军队的大多数在战斗和撤退期间被杀,只有一小部分人撤退到50公里以外的达梅斯得以幸存。当代的编年史记录在战斗后联军对勃艮第逃散士兵的杀戮持续三天,5-6里格的道路被死尸所覆盖,一些逃到梅斯的士兵仍十分害怕追兵,他们跳到结冰的护城河里希望自己能游到城市。勒内在战役地点建立波斯可斯圣母教堂,在南锡建立科尔德利圣母大教堂,他还竖起一个十字架来标示查理的尸体被找到的地方。之后勒内建立圣尼科拉德波尔教堂来纪念圣尼古拉斯在战役中给自己的帮助,还在自己的盾牌上刻画“我可以消除不安全的惩罚”的箴言和蓟的纹章学图来纪念自己击败大胆查理。

南锡战役示意图

吉内加特战役

(一)年勃艮第公爵大胆查理在南锡之战阵亡,由于没有男性子嗣他的家族用几代人时间经营的公国宣告灭亡。作为老对手的法国兴奋不已,而查理的奥地利女婿也没有就此放弃。双方终于在3年后兵戎相见,也由此拉开欧洲历史上继英法之后的又一场跨度近百年的战争。15世纪后期的法国经历英法百年战的洗礼已经显现出未来欧陆第一强国的影子,法国人不仅有日渐强化的中央王权,还有欧陆地区最为广袤的王国领地,以及这些土地上所居住的众多人口。但在真正拥有这一切红利之前,法国国王必须要先面对一个讨厌的对手。坐拥法国东南部重地勃艮第公爵查理从父辈手中接过大片品质上乘的领地,农产丰富的勃艮第本土到毗邻北海的工商业重地弗兰德斯都为公爵的野心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物资、金钱、技术和人口,何况勃艮第公爵的家族就来自法国王室本身,在强调血亲继承资格的年代也有着不小的号召力。

15世纪后期的勃艮第公国

法国国王路易十一花十多年时间来孤立公爵查理,并在国际外交上一次次挫败查理的国际联盟。无论是原本与勃艮第一家无冤无仇的瑞士联邦,还是依然觊觎法国王位的英国王室,不是被法王的钱袋子撵走大军,就是心甘情愿地为法王怒怼勃艮第人。结果查理在花不计其数的钱财下只能看着四周邻居与自己反目,自己花大力气组建的新式军队也被更胜一筹的瑞士人全部干翻,最后把自己命都搭进去的公爵根本对抗法王吞并自己领地的能力。

路易十一

不过查理倒是为自己的女儿玛丽找到一位不错的女婿,他就是来自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的马克西米利安大帝。在当时人看来拥有神圣罗马皇位的哈布斯堡家族,在实际上已经衰落的不成样子。家族发源地鹰堡早早的丢给瑞士山民,此后的大本营维也纳又被反戈一击的匈牙利人拿去。年轻的马克西米连大帝空有一堆华而不实的头衔,其实却连大部分德意志大贵族都使唤不了。但也正是与玛丽的联姻让他拥有竞争弗兰德斯所有权的借口,当玛丽与部分残存的勃艮第势力拒绝法王对弗兰德斯的吞并后战争也就一触即发。马克西米利安大帝必须面对当时欧洲最精锐军队之一的法军,他手里最大的资本则来自弗兰德斯本身。

马克西米利安大帝

(二)弗兰德斯地区大体上就等于今天的低地地区,主要包括比利时与荷兰以及周遭的小块土地。今天这些地方依然是拥有世界级良港安特卫普与鹿特丹的发达地区,而在中世纪的欧洲这里更是城市密集和工商业发达的风水宝地。几乎所有人的统治者都希望将弗兰德斯的城市纳入自己的领地,无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还是英法两国的国王以及勃艮第公爵这样的大贵族,在以封建地产作为主要收入的中世纪,这些擅长经商与各种巧计的城市无疑都是会下金蛋的母鸡。但也正是由于城市经济发达使欧洲大陆上惯用的封建等级观念在弗兰德斯是大打折扣的,当地贵族早早放弃自己的乡村领地,和商人们混在一起住进大城市。城市议会与非贵族势力拥有足够份量的发言权,自然对远在巴黎的法王不那么恭敬,法国王室也很难在政治统领和经济需要方面在弗兰德斯身上得到幻想中的满足。

弗兰德斯

14世纪初这种不可调和的矛盾演变成持续几十年的战争,佛兰德斯的市民们抵抗着法兰西军事精英,虽败但不放弃希望的他们又引来与法王矛盾深重的英国人。英国人在英法百年战争中显出颓势,他们又索性委身于勃艮第公爵,可以说这块香饽饽一直是法国人面前的烫手山芋。但马克西米利安大帝对于能够驾驭弗兰德斯也没有什么把握,自由惯的低地人可不仅仅会站出来对抗法王,一样会在感到不舒服的同时起兵反抗勃艮第。如果不是勃艮第人将公国的核心搬迁至当地并以强大的军事力量进行弹压,马克西米利安大帝可能连争取一下的机会都不会有。年8月7日一支1.1万人的法军在昔日的勃艮第大将菲利普率领下从法国北部的皮卡第地区北上,决心不屈服于法王威胁的弗兰德斯人为马克西米利安大帝奉上2.7万人的民兵部队。

无论是法王的军队还是马克西米利安大帝的民兵都拥有不少昔日勃艮第公国的军官与老兵,法军指挥官菲利普就曾是公爵麾下的悍将,出于对传统封建继承规则的认同而站在法国王室一边。他的步兵也以过去勃艮第军队的样式为班底,包括少量的长枪步兵和大量的火枪手、弩手。他曾经参与组建的勃艮第军队,是欧洲最早大量普及火绳枪的军队。而更多步兵则来自法国人在百年战后期组建的职业民兵,不仅有法国本土士兵,更有大量来自德国、西班牙等地的职业战士,他们主要装备弓弩,并通过服役获得免税权。相比之下马克西米利安大帝的步兵队伍则学习自击败他岳父的瑞士人,由于弗兰德斯人在14世纪就开始尝试用规模庞大的长枪方阵来抵抗法国军队,所以各个城市里都能找到合适的兵源,东面瑞士山区的山地居民则更是将长枪方阵的威力发挥到了极致。所以马克西米利安大帝的步兵大部分都构成2个巨大的方阵,使用火绳枪与弩的轻步兵则在方阵的外围与之间进行掩护。马克西米利安大帝依照弗兰德斯当地传统与名大小贵族一起步行作战,加入到方阵之间,这样既方便指挥又鼓舞平民士兵的士气。

勃艮第军队

法军最大的优势来自他们的骑兵,从百年战争后期开始法军就尝试组建直属于中央的宪兵骑士连队,这些连队分驻于法国的各个地区,每个连队由一名可信任的队长指挥。连队中包括1名骑士1名侍从重骑兵和2名骑马弓箭手,当这些服从统一号令的骑兵与步兵被集中到战场上统一指挥时无疑是世界范围内都堪称一流的作战力量,而马克西米利安大帝麾下不多的骑兵部队则依然由更为传统的封建骑士与城市雇佣兵组成。法军在当时对欧洲其他国家的另一大优势是其先进的炮兵部队,然而这层优势在有着更先进炮兵作战经验的勃艮第老兵面前就显得平淡无奇,弗兰德斯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火炮的研发和制造基地,为周边各国提供着第一流的炮兵装备。

15世纪后期的欧洲野战炮

(三)法国骑兵首先发难,他们以传统的法式战术发起冲锋,将部队战线拉长到只有2排纵深的大型横排。对面的德意志封建骑兵则更偏好于至少5排纵深的纵队,这样一来他们很快就面临被技术更为娴熟的法国同行所包围的威胁。短促的骑兵交锋就以德意志与弗兰德斯骑兵的溃败而告终,杀红眼的法国人企图追上他们一举歼灭,也因此逐渐离开主战场。随后的步兵交战中法国人依然靠着优势的远射火力占得头筹,他们在左翼获得大胜,不仅逼退当面的弗兰德斯长枪方阵,还顺便夺取侧翼的炮兵阵地。熟练的法国人开始将大炮调转方向朝弗兰德斯步兵射击,照这样的剧本进行下去法国人将获得一场胜利。

瑞士步兵

然而不甘心失败的马克西米利安大帝稳住正要撤退的低地民兵,并且带领他们发起反击。规模庞大的长枪方阵以排山倒海之势向着以远射武器为主的法国轻步兵压来,他们的数量优势很快显然出来。面对枪矛林立的方阵法国射手们来不及完成填装便已经被骇人的气势所震慑,不少民兵出生的法国人开始撤退,并逐渐演变成溃逃,弗兰德斯步兵很快就夺回自己的炮兵阵地。此时姗姗来迟的法国骑士终于返回主场,但在自己一边步兵已经溃退的情况下他们不可能用冲锋来击溃展开四面防御的长枪方阵,而是明智的选择撤退。

法国骑兵

保住弗兰德斯领地的马克西米利安大帝拥有一个较为稳固而富裕的基本盘,他开始着手向着东面的奥地利地区发起反攻。而法国人则几乎算是永远的失去弗兰德斯,以后法国军队还踏足这里,却已经没有合法的依据。这一战也影响双方的军队建设,尝到好处的马克西米利安大帝继续尝试使用按瑞士长枪方阵训练出来的弗兰德斯步兵部队为自己建立霸业,但当桀骜不驯的市民再次作乱犯上,他也开始对民兵部队心灰意冷。年忍无可忍的他终于开始着手组建属于自己的雇佣步兵部队,崭新的德意志雇佣军力量被建立起来,并成为近代军事革命向欧洲各地推广的桥梁。

在这一战吃亏的法国人也痛定思痛的进行改革,他们也在15世纪80年代开始改组自己的民兵部队,用瑞士式的长枪方阵,逐步替代过去的民兵弓箭手部队。年下一任法国国王查理八世入侵意大利地区,已经在年收复维也纳的马克西米利安大帝也加冕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双方再起战端,并将这场战争持续到下一代人的年为止,而双方的梁子早在年的吉内加特就已结下。两个在欧洲地区都分量十足的家族,将为意大利乃至整个欧洲的霸权厮杀近百年,并将周围的几乎所有国家都拉入其中,上演一场文艺复兴年代的微观世界大战。

联姻风波

(一)年马克西米利安大帝的妻子骑马时摔死,他的幼子继承尼德兰而他担任摄政。后来因要与法兰西开战与尼德兰议会发生冲突,他被困在一个胡椒商人家中,直到他父亲腓特烈三世派兵把他救出来后他被迫接受《阿拉斯条约》。马克西米利安大帝允许尼德兰议会充当儿子的摄政,答应把女儿玛格丽特嫁给法兰西王太子以保持和平。马克西米利安大帝打算娶布列塔尼的安妮为妻,都通过代理人举行过婚礼,但他那个准女婿查理八世生怕布列塔尼落入他的手中居然毁婚而抢走他的未婚妻,不久他就违反誓言重新获得摄政权利。年马克西米利安大帝在父亲的安排下成为德意志人的国王,年匈牙利国王马加什一世死后他重新控制奥地利地区,他竞争匈牙利和波西米亚的王位,却被弗拉迪斯拉夫四世抢先。根据年的《普雷斯堡和约》若弗拉迪斯拉夫没有后裔,波西米亚和匈牙利的王位应该有哈布斯堡家族来继承。年腓特烈三世去世,马克西米利安大帝成为德意志唯一的统治者和哈布斯堡家族的首领。

(二)年法兰西国王查理八世侵犯意大利,开启长达半个世纪的意大利战争。为了寻求对付法兰西的同盟者马克西米利安大帝娶了米兰斯福尔扎家族的玛利娅,还同阿拉贡的斐迪南二世结成双重的儿女亲家。年马克西米利安大帝的儿子美男子腓力一世迎娶西班牙女王储疯女胡安娜,年马克西米利安大帝的孙子斐迪南一世迎娶波希米亚公主安娜,次年斐迪南的妹妹玛丽公主嫁与匈牙利兼波希米亚国王拉约什二世,这两段婚姻为日后奥地利吞并波希米亚和奥匈合组二元帝国埋下伏线。马克西米利安的儿女多与外国王族通婚,哈布斯堡王朝在欧洲的影响大大增强,马克西米利安精心安排的政治婚姻也使他的孙子查理五世成为欧洲的霸主。年马克西米利安的儿子英俊王腓力一世英年早逝,他的孙子查理五世便继承勃艮地公爵头衔,成为西属尼德兰(当代的荷兰和比利时)的首位统治者。年马克西米利安的亲家西班牙国王斐迪南二世病逝,查理五世因此成为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开创西班牙哈布斯堡。自此西班牙全国、意大利南部的西西里岛、撒丁岛、那不勒斯王国以及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都成为哈布斯堡家族的管治领域。年8月29日匈牙利兼波西米亚国王拉约什二世在第一次摩哈赤战役战死,马克西米利安另一个孙子、查理五世的弟弟、奥地利大公费迪南以拉约什二世的姐夫身份继承匈牙利和波西米亚国王,虽然在匈牙利出现争位者但很快便被平定。

哈布斯堡家族徽章

意大利战争

四分五裂的意大利半岛

(一)15世纪正经历文艺复兴洗礼的意大利是一个经济繁荣发达、文化辉煌灿烂的富庶之地,然而它在政治上却是四分五裂、残破不堪,罗马教廷、威尼斯、佛罗伦萨、那不勒斯和米兰是五个旗鼓相当的国家,尽管规模和性质有很大差异,但大致上维持着政治势力上的均势。除此以外略逊一筹的小国(如埃斯特家族的费拉拉/贡萨加家族的曼托瓦和罗韦雷家族的乌尔比诺以及波洛尼亚、佩鲁贾、锡耶纳等共和国)地位也都不尽相同,各有自己当地的特色,都对丰富多彩的意大利文明作过贡献,实际上也都是意大利孱弱的根源和统一的障碍。更致命的是意大利诸国的统治者们在发生内争时总是习惯寻求外国的支持,使得国外列强对意大利事务越来越感兴趣。与此同时川流不息的新知探求者从欧洲各地汇集而来,其中不仅有穷苦的学者还有在本国地位显赫有权有势的人物。此外还有前往各主要宫廷的外交人员和商务客人,所有这些人都在他们自己的国家制造一种印象,意大利是一个艺术的宝库,它富庶而分裂、军事力量薄弱,是不难击败又获利颇丰的战利品。

(二)自从天主教大分裂结束后教廷从阿维尼翁迁回罗马之时起,它就试图将在教皇宗主权之下的所有意大利土地置于教廷直接控制之下。文艺复兴的光辉也让这里眼花缭乱,从尼古拉五世开始教廷进入一个世俗的荣誉和艺术的光辉和使宗教信仰黯然失色的发展过程,教宗们专心致志于尘世的尊荣或更加卑鄙的一味追求扩大家族势力,即使年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也未能改变。到“教会三恶魔”西克斯特四世、英诺森八世和亚历山大六世的时代这些文艺复兴舞台上的伟大人物均不能掩盖罗马日益衰落的现实,寡廉鲜耻的任人唯亲、巧取豪夺和横征暴敛以及罗马城一次次遭受的蹂躏,预示着基督教即将分崩离析。

(三)15世纪威尼斯共和国在亚平宁半岛上不断取得土地,它的疆域由阿尔卑斯山直至波河,由阿达河直至伊松佐河,成了意大利政治的重要因素。它在国内的统治稳定而健康,各个阶级都能从繁荣的对外贸易和工商业中获利。由于财富殷实总能按时关饷,供养雇佣兵扩充国防的方针也很成功。但威尼斯作为新兴国家不免引起邻国的嫉妒,它的利益是以侵害其他国家为前提而获得的。罗马教皇、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米兰、曼托瓦和弗拉拉都因它的兴起损失大量财富,对它贪得无厌的领土欲望感到不安。威尼斯的海外利益又不免使它与奥斯曼土耳其对峙,争夺东地中海的控制权。而随着绕好望角到印度的航线的开辟,出现打破它香料贸易垄断的致命前景。尽管如此,15世纪末的威尼斯从外表上看还是一个富丽堂皇、奢侈糜费、政治清明、公民团结的城市。

威尼斯共和国士兵

(四)佛罗伦萨共和国的大权在15世纪后期逐渐落入美第奇家族的一小撮人手里,统治阶级中大多数人自愿接受“僭主”统治,大多数市民对此也无异议。事实证明与大金融银行家合作对工商业者很有利,第三代“僭主”洛伦佐·德·美第奇治下佛罗伦萨进入黄金时代,成为文艺复兴的典范。城市粮食供应充足。慈善事业兴旺,娱乐享受人人参与,艺术家和学者得到慷慨赞助,美第奇府邸成为各地游客向往的宝库。洛伦佐晚年是意大利和平的保护人,他国争端都请求他调解仲裁。与外交上的天才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佛罗伦萨军事上的软弱,美第奇家族的政治资本就是巨大的声望,至少在形式上保持佛罗伦萨的独立和自由,但是他们的地位自始至终是不稳固的。

(五)那不勒斯在15世纪还是一个封建王国,保留着诺曼征服留下的烙印。法国安茹家族在西西里王国的统治已宣告结束,阿拉贡的阿方索五世和费兰特以优越的才能建立起威权,他们改革财政,靠佛罗伦萨资本扩大贸易。对立的安茹派贵族遭到无情镇压,安茹的勒内的领土要求也被抵制。但阿拉贡王室治下的那不勒斯始终是意大利政治中的不安因素,在宗主权问题上那不勒斯国王与罗马教廷摩擦不断,威尼斯和那不勒斯在亚得里亚海上竞争激烈,而且威尼斯竭力想取得阿普里亚的几个港口。这些局部的冲突很容易引来外敌干涉,威尼斯和罗马一直在鼓励安茹家族重申对那不勒斯的要求,国内外的安茹派也不断请求法国出兵。即使在这样的隐忧之下费兰特之子卡拉布里亚公爵阿方索仍然不顾一切的扩充势力,其女婿吉安·加莱亚佐·斯福尔扎的米兰公国就是他的目标。

(六)米兰公国在维斯孔蒂家族断绝后转入雇佣兵领袖弗朗切斯科·斯福尔扎手中,他的继承权来自与末代维斯孔蒂公爵私生女的婚姻,更多是出于民意而非法律。有维斯孔蒂血统的奥尔良家族的对米兰似乎拥有更充分的权力,这就为日后路易十二的入侵埋下伏笔。15世纪后半叶米兰在历代斯福尔扎公爵统治下繁荣昌盛起来,大兴水利灌溉,农业、丝绸业迅速发展。它还拥有优于意大利除那不勒斯外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军事组织,控制着法意之间几条主要通道,是抵御外国侵略的屏障,也是对威尼斯领土扩张的钳制。摩尔人卢多维科·斯福尔扎自年当权后米兰进入最鼎盛的时期,但年轻的公爵夫妇对凡事都得听从这位叔父摄政非常不满,阿拉贡的伊莎贝拉一再向父亲那不勒斯王储卡拉布里亚的阿方索抱怨,有此良机时阿方索更适时宣称菲利波·马里亚·维斯孔蒂曾指定阿拉贡王室为米兰公国的继承人,他的进攻似乎即在旦夕。为建立一个抵抗无论来自意大利本土还是外部强国侵略的防御体系,意大利各国曾制定一套复杂的机构但从未得到实现。15世纪后半叶半岛的和平主要依靠米兰、佛罗伦萨和那不勒斯之间的密切谅解,和洛伦佐·德·美第奇的不懈努力。正当米兰和那不勒斯关系急剧恶化的时候,洛伦佐于年4月去世,这加速战争的到来。

蠢蠢欲动的西欧列强

(一)路易十一重建起来的法兰西王国从百年战争的创伤中恢复,战争的结果也使它摆脱由于佛兰德斯-勃艮第国家的存在而产生的威胁。它的国力迅速恢复,人口远远超越西欧其他强国,也拥有欧洲最大的常备军。查理八世经历由博热的安妮摄政的七年后终于独立掌权,在成功的与布列塔尼的安妮缔结婚姻后法国已无任何近忧。尽管神圣罗马皇帝马克西米利安大帝还要求继承勃艮第,而且英格兰国王亨利七世仍不放弃法国王位,但他们皆无力再启战端。这为意大利事业扫清道路,以萨莱诺亲王安东内利·迪·圣赛维里诺为首的安茹派流亡分子极力敦促查理八世进军那不勒斯,虽然查理八世继承那不勒斯王位的要求缺乏法律依据,但按照安茹的勒内遗嘱他是安茹家族的事业的代理人。而且他充满童年时代就建立起来的十字军的豪情,一直梦想着以那不勒斯为基地进攻奥斯曼帝国收复圣地耶路撒冷。年4月与那不勒斯调解失败后急于寻求靠山的卢多维科·斯福尔扎公开宣布自己是法国事业的支持者,米兰从此门户大开。红衣主教圭利亚诺·德拉·罗韦雷投奔法国宫廷后更加火上浇油,他是教皇亚历山大六世的政敌,想借助法国的力量将对手废黜。发动进攻前查理八世又通过妥协取得阿拉贡国王斐迪南二世和马克西米利安大帝的默许,巴塞罗那条约把鲁西永和塞尔达涅交还西班牙,森里斯条约则将弗朗什孔泰和阿图瓦交给神圣罗马帝国。为了征服意大利,查理八世将前任在扩张法国边界上取得的成就前功尽弃。

(二)西班牙在15世纪迅速成长为地中海强国,年建立宗教裁判所,年攻克格拉纳达和探索新大陆,这些事件均显示出这个正在上升的国家的信心和狂热。虽然在年“二王并主”后它也还只是一个特拉斯塔马拉家族统治下的诸王国联合体,卡斯蒂里亚、阿拉贡、巴伦西亚、加泰罗尼亚等国均拥有相当独立的地位,但王室的力量始终在不断加强。由于连年对摩尔人作战加上全国大部份土地贫瘠,西班牙贵族比法国人更依赖军事冒险。西班牙人也被别的国家看作好战的民族,认为荣誉主要建立在武功上,在军队的体制建设方面西班牙也是最先由中世纪进入近代的国家之一。阿拉贡王室与安茹家族争夺南意大利的斗争已达三个世纪之久,阿拉贡莱昂国王费迪南德二世领有西西里岛的土地,他希望旧西西里王国的海岛部分和半岛部分归于统一,因此乐于看见他那不勒斯的表兄弟即将陷入困境并加以利用。

(三)在这一历史阶段德意志人的民族意识开始上升,体现为“德意志民族的神圣罗马帝国”这一口号。但自私自利和充满离心主义的诸侯让帝国空有众多人口和丰富资源却无法利用,帝国各个阶层迫切希望改变现状加强中央集权,以应对咄咄逼人的奥斯曼帝国和法国的威胁。然而在实现集权的途径上贵族和皇帝却发生激烈的冲突,以帝国大法官、美因茨大主教贝特霍尔德为首的帝国议会要求组建对国会负责的中央政府,而马克西米利安大帝则希望将自己在奥地利属地实行的改革推广到全德意志,建立起强大的君主国家。此外马克西米利安大帝在帝国边缘进行的军事冒险也很不对贵族们的胃口,他的所为扩大哈布斯堡家族的力量,但和德意志的利益中心却关系不大。因此当查理八世的侵略带给帝国意想不到的扩张良机时厌倦皇帝空头支票的帝国各界反应平平,马克西米利安大帝只得孤军奋战。他默许法国对那不勒斯的征服来换取查理八世对他打击威尼斯的支援,而后他又与卢多维科建立密切关系并授予他米兰公爵称号,还迎娶他的侄女比安卡·玛丽亚·斯福尔扎。有了法国和米兰的支持马克西米连就可以把窃取大片神圣罗马帝国领土的威尼斯共和国赶出大陆,并进军罗马完成自己的加冕礼,最终实现从亚得里亚海对巴尔干的十字军东征。

米兰问题

(一)年米兰大公乔万·加利佐·斯福尔扎对他的摄政叔父、米兰的实际独裁者洛德维科·斯福尔扎的专权和篡位意图忧心忡忡,洛德维科既不愿交权也不愿让乔万·加利佐亲政,斯福尔扎便向其岳父、那不勒斯国王小阿尔方索求助,米兰与那不勒斯之间的关系由此恶化。面对那不勒斯(其后盾是西班牙的阿拉贡王室)的压力洛德维科·斯福查请求法兰西国王查理八世出兵助自己对抗那不勒斯,期望通过一场混斗来实现自己的政治野心,这样平静近半个世纪之久的意大利半岛又一次因城邦国家之间的勾心斗角而陷入一场长期的、大规模的战争。

(二)这场战争之所以发生有着深刻的内外背景,首先是意大利的分崩离析,意大利各国彼此之间为争夺政治、经济和领土利益不惜引入外部力量谋取私利,半岛北部的萨伏依(与法国为邻)、米兰(莱茵河谷的南端)和威尼斯(奥地利的门户)都推行这种政策。教皇为了其家族、宗教和政治利益,则在更大的范围内大搞国际阴谋。佛罗伦萨、那不勒斯、教皇国等地的公民憎恨意大利的专制独裁甚于害怕外国统治,因此他们欢迎法军的到来,企盼法国能带来民主。意大利人还试图借法军之手抵挡向着亚得里亚海步步进逼的奥斯曼帝国,与此同时聚集在法国宫廷周围的各色各样的意大利梦想家和阴谋家们更是唆使法国对半岛事务进行干涉,从而让法国为其火中取栗。热那亚流亡者要让自己的城邦归依法国,米兰流亡者认为法国的奥尔兰公爵是米兰大公的最佳继承人,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和教皇国博几亚家族的敌人则要改变意大利政治现状,为发起一次新的十字军远征打开绿灯。

(三)从欧洲范围来看在意大利城邦国家纷争再起之时,意大利城邦国家体系以外的欧洲诸国已经具备干涉半岛事务的充分条件。同意大利半岛的分崩离析所不同的是欧洲国家(特别是西班牙和法国)已成为强大而统一的近代国家,它们急于对外扩张以开拓国家疆土、攫取物质财富、扩大王朝声誉。意大利半岛经济富足但内部分裂,自然成为大国对外扩张的主要目标。是米兰公国内部的权力之争,但其实际发动者却是半岛以外的法国。法国国王查理八世试图通过涉足意大利达到三个目标:一是获取法国统治家族瓦卢瓦王朝对那不勒斯的王位继承权,这是法国干涉意大利事务的主要借口。年法兰西国王路易十一(-在位)从梅恩的查理那里获得对那不勒斯王位的继承权,但路易十一没有认真对待,故未采取任何措施以实现该继承权。路易十一的继承人查理八世旧事重提,欲将继承权问题作为谋取法国利益的工具;二是实现对米兰的“保护”,进而占领意大利北部地区。控制通往君士坦丁堡的陆上通道,进行新的十字军远征。将奥斯曼帝国势力赶出欧洲,恢复神圣罗马帝国的东部领土,使法国成为世界的保护者;三是通过对外征服转移国内矛盾,查理八世统治下的法国固然是国库充盈、军备强大,但也存在着巨大的内部隐患,如王公大贵族的篡位阴谋、不同教派间的纠纷等。此外查理八世崇尚冒险、好大喜功,对做出入侵意大利的决定也不无影响。意大利北部历来是法国、西班牙和奥地利三国的必争之地,一国的觊觎之心或领土兼并行为势必引起其他国家的猜疑乃至干涉,因此当查理八世的大军长驱直入亚平宁半岛后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统治下的德意志神圣罗马帝国和西班牙旋即卷入。

威尼斯同盟

(一)年8月底查理八世亲率大军越过阿尔卑斯山脉出现于伦巴第,他的部队包括近卫队骑、精骑兵团1骑以及1.2万名步兵(其中有名瑞士雇佣兵和0名加斯科涅步兵)和当时最先进的各类火炮门。行动迅速的法军于9月9日已抵达皮埃蒙特的阿斯蒂,与此同时由奥尔良公爵指挥的分遣队在法国海军的配合下即将在热那亚沿岸登陆。阿方索二世从父亲那里继了一个切实可行的防御计划,他的兄弟费代里戈将率领那不勒斯舰队封锁热那亚,陆军主力在罗马涅固守,这样再由皮耶罗·德·美第奇在托斯卡纳配合作战,即可阻止法军翻越亚平宁山脉。实际上无论哪一个环节都遭到惨败,由于动员被延误阿拉贡舰队开到热那亚之前奥尔良公爵就已经入城。拉巴洛本来是由得到阿拉贡支持的热那亚流亡分子所占据,但当法国舰队出现于拉巴洛海岸的时候,费代里戈宁可撤退也不愿和法国海军交火,让拉巴洛去听天由命。在佛罗伦萨的皮耶罗支持那不勒斯的策略极不得人心,法国对佛罗伦萨的禁运使很多工人失业。当查理八世通过米兰进抵皮亚琴察的时候欢迎他的是美第奇家族旁系的代表,他们向查理八世保证佛罗伦萨完全支持法国。当他到达托斯卡纳边境时皮耶罗·德·美第奇冲动的直接来到法国军营请求查理八世予以保护,萨尔察纳、皮埃特拉桑塔、里窝那、比萨等地的要塞都拱手相送,这就意味着美第奇家族在佛罗伦萨的大权宣告结束。查理八世于年11月17日入城,牧师吉罗拉莫·萨沃纳罗拉也在此时登上历史舞台。法国人离开前和市议会签订一项条约,规定该城承认查理八世是佛罗伦萨的保护人并对法军提供财政捐助。从此以后直到年法军被逐出意大利,佛罗伦萨除名义外完全沦为法国藩属。

(二)与此同时法军沿艾米利亚大道长驱直入,由那不勒斯王储费兰蒂诺指挥的在罗马涅的军队望风而逃。12月31日查理八世进入罗马也同进入佛罗伦萨一样未遇反抗,他同教廷达成协议后取得通过教廷领土进军的权利。阿方索二世见弃于盟国,只得在年2月让位给他的儿子费兰蒂诺,然而费兰蒂诺也无法抵挡法军的进攻。2月22日法军攻进那不勒斯,不久费兰蒂诺逃往伊斯基亚岛,整个王国陷落,查理八世不费吹灰之力就取得那不勒斯。法国炮兵在堡垒围攻战中显示出突出的价值,而攻占堡垒后法国人洗劫抢掠之凶,意大利人也前所未见,他们纷纷失去抵抗的勇气。法国人在那不勒斯的所作所为又把他们如来时一样神速的赶出意大利,土地和官职都归法国人,支持他们的当地安茹派并没有获得比阿拉贡派更好的处境,因此愤愤不平。供应久缺、行政腐败,占领军的残暴肮脏恶名远扬。查理八世于年5月20日率法军主力离开那不勒斯,留下吉尔伯·德·蒙庞西埃担任总督。此时各地已发生起义,不久费兰蒂诺和费代里戈便成为他们的首领,他们偷渡入境后以西西里岛作为重新收复意大利半岛本土的根据地。阿拉贡的天主教国王费迪南德决心阻止法国在那不勒斯建立统治。他的军队由名将贡萨洛·德·科尔多瓦指挥,在西西里集结待命。他又通过外交手段将对法国迅速坐大感到震惊的各派势力结合成威尼斯同盟,该同盟于年3月31日订立,缔约各方有罗马教宗、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西班牙、威尼斯和米兰。表面条款上看这个同盟与过去意大利各国间维护和平的各种协定并无二至,但这个包括神圣罗马帝国和西班牙的同盟实质上已经说明意大利不能再控制自己的命运。

#世界历史#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luncar.com/dxdm/1043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