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遭遇了50年以来最热的一个夏天
加上远超过往年的降雨量
终于领教了什么叫
水深火热
用空调和西瓜扛着
终于熬过了这个夏天
火锅、烧烤、羊蝎子、烤鱼、披萨......
可想死你们了~
不过先别忙着贴秋膘
「热邪暑湿」了解一下?
炎热的天气雨水多,暑和湿这对搭档就会一起出现。雨水蒸腾到空气中,再侵入体内积聚起来就化为「湿邪」。
夏天的火热之气化为「暑热」,人受到暑气侵袭,腠理大开出汗过多,容易伤到津液耗散阳气。
「春困秋乏」有人一到秋天就容易犯困,身体发沉精神不足,感觉皮肤油腻容易起疹,这是因为夏天虽然过去了,但积攒下来的暑湿热邪,还停留在体内。
暑湿重会导致身体的阳气易衰,阴气加重,阴盛则伤阳气,正不压邪。
感觉这条命是空调给的?这身病也是空调吹的!
除暑湿最好的方法是:出汗
有人经常待在空调房里,一夏天不怎么出汗,阳气被封住,湿邪闭束在体内,夏天该排的没排出去,秋天该收敛的也就收不进来。身体在夏天未能得到充分长养,供给秋天的收敛之力就不足,到了冬天连锁反应又会影响人体的闭藏。
冷饮、冰淇淋更是让寒凉畅通无阻的进入脾胃,从内到外被寒湿包围。
寒湿最为伤人,人造的寒邪比自然界的寒邪还厉害。本是暑湿的季节,生生造出了寒湿,身体同时被两种湿邪夹击。
一切肥甘厚腻都是助湿的,这个时候贴秋膘,不但不能正常吸收运化,反而加重淤堵湿邪,形成新的肥胖。
捏捏自己的游泳圈,以为是能在冬天转化成能量的秋膘,其实是阻滞经络的湿浊。
刮痧是流传最广的中医外治手法。
操作简便易行,效果立竿见影,在民间在民间流传不衰,也被医家广泛使用。
?刮痧疗法的六大治疗作用?
1.调节阴阳
刮痧治疗的关键就在于根据症候的属性来调节阴阳的偏盛偏衰,使身体恢复「阴平阳秘」的状态,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根据疾病的阴阳属性不同,刮痧手法也不同。病在经络、皮肉者属表,属阳,刮痧宜轻刮;病在脏腑、筋骨者属里,属阴,宜重刮。
阴阳是中医理论的核心。人体在正常情况下,保持着阴阳相对平衡的状态。如果因为病邪或者跌扑损伤等因素使阴阳的平衡遭到破坏,就会导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产生「阳盛则热,阴盛则寒」等临床症候。
2.活血化淤
人体肌肉、韧带、骨骼一旦受到损伤,在局部产生淤血,会使经络气血运行不畅,若淤血不消,则疼痛不止。这时在局部或相应穴位刮拭,可使淤血消散,新血得生,经络畅通,气血运行顺畅,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这就是刮痧活血化淤的功效。
3.扶正祛邪
当人体正气虚弱时,外邪易乘虚而入,通过补虚泻实的手法刮拭相关穴位与部位,可使脏腑功能得以增强,从而抵御外邪,保持身体健康。
刮痧之后,相应部位的皮肤出现青紫充血的痧痕,肌肤腠理得以开泄疏通,滞于经络穴位及相应组织器官内的风、寒、痰、湿、淤血、火热、脓毒等各种邪气从皮毛透达于外,使经络得以畅通。
4.疏经通络
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内溉脏腑,外濡腠理,以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灵枢·经脉》中就有「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的论述。若经络不通,则气血不和,就会导致疾病发生,故中医有「不通则痛,不痛则通」的理论。刮痧疗法通过反复刮拭病变部位,可以起到「通其经脉,调其气血」的作用。
5.出痧
中医的「痧症」是以症状而起的名字,是指刮痧后痧痕明显的病症。
刮痧后,皮肤表面很快会出现一条条红紫黑斑的痧痕,或一个个小的皮下出血点,这是一种刮痧后出现的正常反应,不需作特殊处理,数天后可自行消失。
痧其实是渗漏到毛细血管外的含有毒素的血液。毛细血管作为最细小的管腔,血管管壁本身就具有通透性,是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进出的通道。
6.清热排毒
根据中医治法中「热则疾之」的原理,通过放痧手法的刺激,可使内部阳热之邪透达于体表,最终排出体外。
当人体健康、血液循环正常时,毛细血管没有出现血液淤滞,刮痧后只有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的作用,不会出痧。
刮痧耗费阳气吗?
刮痧之后有人感觉累,睡眠比较沉,就担心消耗过多阳气,其实运动之后也会有相同的情况,但大家都知道生命在于运动。
刮一次痧耗费的气血,还不如熬一晚夜多。
刮痧是「以通为补」,鼓舞人体正气来扶正祛邪,及时排除热邪、寒湿、血毒。
貌美如花,快来刮痧
慈惠仁--唤醒自有神医!
赞赏
长按北京白癜风医院专家哪家治疗白癜风效果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luncar.com/gjqh/3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