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特凯恩岛

最后一战上


福州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40721/4429412.html
年9月1日,德国闪电式袭击波兰,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而年8月末战幕的最后落下,却是在中国东北一个叫虎林的地方。一公元年,即日本昭和20年8月9日这一天,关东军虎头要塞守备司令乃木真光,喝下了他人生的最后一杯牛奶,这让他想起了家乡的味道。日本人最早饲养奶牛,据说是在江户时代。奶牛是荷兰人送来的赠品,八代将军吉宗便命人在房州岭冈进行饲养,那种不同于日本水牛的黑白相间的大花牛,是作为珍稀动物来观賞的。日本人真正饲养奶牛并开始喝牛奶,是一百多年之后的事了,随着欧美文化的进入,日本这个岛国开始脱亚入欧,牛奶便渐渐进入一部分日本人的食谱。年,政府开始号召饲养奶牛,在下总建立了劝业模范牧场。后又设立了涉谷分场和北海道种畜牧场。乃木真光家养的几头奶牛,就是从北海道种畜场用借贷的方式牵回来养的。北海道的气候冬冷夏凉,地广人稀,水草丰美,很适合放牧,因此慢慢成了为日本最大的奶业产区。乃木真光是牧农家的孩子,自然近水楼台先得月,早于绝大部分日本人喝上了牛奶。展开亚洲地图看看,他的家乡北海道札幌,和他现在率军占据的满州东隅的虎林县,仅仅一水一陆之隔。一水是窄窄的日本海;一陆是俄罗斯最东边的一块土地,和它东边的日本海差不多宽度。沙俄帝国,哦,现在叫苏联,它远东的这片疆土,以一条乌苏里江与中国满洲地区为界。乌苏里江北边东侧,是苏俄的远东城市伯力;而溯乌苏里江向南,经过兴凯湖再向下,海岸线凹陷中凸出的那个半岛,就是远东名城海参崴。海参崴是中国名字,原先也是中国的地方,后来被俄国人占去了,就改了个名儿,叫符拉迪沃斯托克,意思是征服远东。俄国人想要征服的远东,界限在哪里呢?对于一个意在扩张的庞大帝国来说,恐怕没有界限。只要越过日本海——其实只是一个海峡,他们一脚就踏上日本的领土了。正因此,日本对俄国有着坚拒与防范之心,而这种拒与防必然与俄国人的扩张形成冲突,日俄两国成为世敌,也就毫不奇怪了。而关东军之所以要在乌苏里江的西岸修筑这个虎头要塞,正是为了对付国境线之外、从伯力到海参崴一线苏俄方面的威胁。自从日本控制了满洲,自然也就把原来中国东北的这片土地视为了自己在大陆上的领土。所以位于虎林的这个虎头要塞司令部,其正式名称为:虎头国境守备司令部。虎林这个地方,与北海道几乎在同一纬度,山川风物也多有相似之处。自从被派驻此地,让乃木真光最高兴的一件事,是居然能够喝到牛奶!供应乃木司令官的奶源,来自虎林城郊一个叫甄原坊的养牛场。说是场,实在夸大了些,不过是一个养了几头奶牛的农户而已。中国农民怎么会养奶牛呢?据说这些奶牛是一个叫尼娜诺娃的俄罗斯女人留下的。俄国革命后,那个养奶牛的俄国女人回了莫斯科,有个在此经营的日本商人小林全一曾想买下这个奶牛场,但因为俄国人对日本人的拒斥之心,竟然不肯卖给他,而是送给了帮她养牛的中国人。所以这个养牛户虽然延续了下来,但也扩大不了规模,始终就那么几头奶牛。不过,能够保证要塞司令官的每日饮用,乃木真光也就很满意了。可是这种满意的状态,终于被战事打破了!昨天,也就是8月8日,他的通讯官从苏联的电台中收听到了苏联外交人民委员部部长莫洛托夫会见日本大使佐藤,向日本政府递交了《苏联对日本宣布进入战争状态宣言》。宣言指出,年7月26日,美、英、中要求日本武装力量无条件投降,已遭到日本拒绝。由此可见,日本政府向苏联提出的关于调停远东战争的建议失去了一切根据。苏联政府忠于对自己盟邦的义务,参加年7月26日同盟国的公告,从年8月9日起,苏联认为自身和日本处于战争状态。这就是说,苏俄和日本又一次开战了!二战事爆发果然就是8月9日,苏联军队一天都没有耽搁。这一天早上乃木司令官用过有牛奶的早餐后,照例巡视要塞各阵地,正在巡视之中,就听到两公里之外的乌苏里江上空有声音呼啸而来,紧接着,炮弹就在要塞的数个阵地上炸开了。他赶紧到了要塞最高处的观察点,透过观察窗望出去,并不太宽的乌苏里江上,苏军在昨夜已经趁黑架设了浮桥,在炮火的掩护下开始渡江了。要塞司令官知道,严峻的时刻到来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恶战就此拉开。在此战中,他能够无愧于乃木——这个日本军神的姓氏名字吗?在日本人的姓氏中,乃木这个姓氏的重合率并不高。正因为如此,乃木真光认为自己拥有这样一个姓氏,是上天所赐。乃木真光于年出生于日本北海道札幌市郊的一个农户家庭。父母原以种地为生,后来弄了几头奶牛来牧养,使得家庭的经济状况有所改善。乃木真光自懂事起,就帮着父母做点农活。他最爱做的事情,就是看牧家里的几头荷兰种奶牛,要在周围没有被开垦的野地里找到草丰草密的地方让牛吃饱,同时又不能让牛走失。不过挤牛奶的事,他不肯做,认为有失男子汉气概。至于喝牛奶,他从小就习惯了,每次父母只允许他喝一小杯,因为年奶是要用来卖钱的。父母自己很少喝奶,说日本人喝不惯牛奶,但真光知道,他们是舍不得喝。真光知道自己的这个姓氏乃木不同凡响,是在上了中学以后。在课堂上,老师慷慨激昂地讲述了日本国的军神乃木希典的光荣事迹——年的6月1日,广岛市大手町的街上走来了一个老军人,须发皆白,胸佩勋章,腰悬长刀,脚登军靴。他走进了一家照相馆,照了一张出征前的照片。他要为国出征的战场,就在西面大陆上的满洲。那时候,日俄两国的战事正胶着于大清国辽东半岛尖端的旅顺口。这个老军人就是日本国陆军中将乃木希典。当一年之后,这场战争以日本国的胜利告终后,全日本的人民都看到了乃木希典中将在广岛留下的这张戎装照。照片中除了乃木中将自己,还有两个人,在乃木中将右手持着的一个小相框里,那是他两个儿子的合影。长子叫乃木胜典,二十五岁;次子叫乃木保典,二十三岁。二人同在第一师团服役,这是两兄弟在出征旅顺前特意拍下的。但在乃木将军拍照时,照片中的大儿子胜典已经在前线阵亡了。一纸《战殁者家属通知书》就在乃木希典的军装口袋里装着,文字是这样的:敬启者:本军第一师团第一联队第九中队第一小队少尉队长乃木胜典君,已于27日下午5时30医院殉国。……听到乃木将军的事迹之后,细加寻思,少年乃木真光被深深震惊了!如果说,他这个平凡农家的姓氏与声名显赫的乃木将军相同是一种巧合的话,那么,他乃木真光的生日,难道也是巧合吗?少年真光看过自己的出生证,那上面的出生日期是:明治36年5月28日凌晨,这恰是乃木希典的长子胜典殉国后的子夜!莫非,莫非,自己的这个生命,是乃木胜典的灵魂,恰好转世到了同样姓乃木的这家人的孩子身上?他不敢这么想,但这个想法一旦产生,就再也不会离开了。随着年龄渐长,他从军报国的念头越来越强烈,不顾父母要他做个安生农民的意愿,执意报考了陆军学校,然后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一名帝国军人。在忠诚地服役、作战多年之后,军衔升到了大佐,成为了关东军虎头国境守备区的司令官。因为乃木这个姓氏,又因为他坚信自己是乃木将军长子的转世,他发誓要继承乃木将军的军人魂魄,并有意识地搜集、了解一切关于乃木将军的生平资料。在上了军校之后,他利用假期,特意来到本州岛的最北端来凭吊乃木将军的出生地。乃木希典是长州藩下的长府藩人,出身贫塞,性格倔犟。他在上屋敷这个地方长到十岁,而上屋敷正是历史上十位武士切腹自杀的地方,这种日本武士舍生取义的辞世方式影响了他的一生。正如许多日本知名人物一样,乃木希典十一岁开始学习汉学,然后学习剑道、骑术、枪术和西洋炮术。他小时候因为意外伤了一只眼,练相扑时又伤了一只脚,这样瞎眼又拐脚的半残疾人是当不了传统的日本武士的。于是他来到了长州藩的首府萩市,投奔到亲戚玉木文之进门下。这位玉木文之进,是日本赫赫有名的松下村塾的创办者。而松下村塾由他的侄儿、后来成为维新启蒙运动思想领袖的吉田松荫接掌,培养出了一批明治维新的栋梁人物,其中就有后来成为日本陆军缔造者的山县有朋,因此松下村塾也被誉为明治维新的胎动之地!在玉木文之进家,乃木用两年多时间系统地学习了中国儒家文化,写得一手漂亮的汉字书法。十五岁时,他加入了长府藩军的报国队,开始了作为军人的一生。山县有朋而其时二十六岁,是报国队的队长。乃木希典的生命,从此和日本军界第一人山县有朋连在了一起,走进了从“讨幕”开始的一系列国内外战争。三古老的日本国的新生,是从明治维新开始的。而明治维新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本州岛最南端的长州藩,和九州岛最南端的萨摩藩,得了从西方传来的风气之先,联手发动了讨幕战争,打败了在数百年间一直挟皇室揽国权的幕府势力,还政于明治天皇,进行了脱亚入欧的一系列社会和政治改革,使小小日本列岛一下子就超越身旁雄踞于亚洲大陆的那个泱泱大国大清帝国,成为亚细亚的首强之国。而明治维新的动力,却是来自于西方列强,特别是美国的扣门和英国的打击。年,美国海军少将佩里率舰队到达日本贺浦,以大炮示威要求通商,是为“黑船事件”。乃木希典的老师玉木文之进的侄儿吉田松荫闻讯连夜赶到贺浦,探听“黑船”动静,深觉日本已危,非发奋不能改变。事后他与同道密谋偷渡出洋留学,想投奔停在长崎的俄国军舰,但赶到长崎时俄舰已开走了。第二年美国佩里将军又率七艘军舰开进贺浦,要求日本幕府就开放通商事宜进行谈判。在此期间,迫切出洋的吉田松荫和一个伙伴竟趁黑夜驾小船出海,攀上“黑船”,要求跟随美国军舰出洋学习,那种求学求变之心简直是急不可待了!但那时美国人正与幕府政府谈判,不可能就此带他们走,便劝他们耐心等候,待日后国门开放后再正规出洋,最后将两个年轻人送回岸上。吉田松荫知道此种行为已犯天条,与其束手被捕,不如主动投案。他先被判了死刑,后改幽闭,被押回长州藩投入监牢。在狱中的松荫却正式当起了老师,为狱友们讲解《孟子》,后来连狱卒也成了他的学生。出狱后的吉田松荫囿于幕府禁令不得外出,便进入叔父的“松下村塾”讲学,后来就成了这家私人学校的校长和导师。这位了不起的导师教出了一批后来参与了明治维新的栋梁人物:高杉晋作、木户孝允、伊藤博文、山县有朋等等。虽然他于三十岁那年再次获罪,抄着文天祥的《正气歌》走向刑场,但他推动日本变革的影响已无可阻挡了。无独有偶,在长州藩的吉田松荫偷渡“黑船”事件的六年之后,鹿儿岛的萨摩藩又碰上了“生麦事件”。年9月14日那一天,一个往返于横滨和上海的英国商人理察逊和另三个英国人在一个叫生麦村的地方遭遇了萨摩藩主的庞大仪仗队。英国人骑的马受了惊冲入了仪仗队,感觉受到冒犯的卫士们拔刀砍杀了理察逊。于是英国人不干了,派军舰开到鹿儿岛城下,要求日方赔偿并道歉。以全日本海军之冠著称的萨摩藩岂肯吃素?率先炮击英舰,一枚炮弹击中了大英皇家海军的尤里雅斯号。萨摩海军看着英国军舰退避三舍,自以为得胜;谁知英舰只是开出了日本人火炮的射击范围,然后在英制先进火炮的有效射程内对着萨摩战船、炮台和岸上房屋一阵猛轰。这下萨摩藩的日本人傻了眼,才明白土銃打不过来复枪。既然自己输理在先,又败仗于后,那就老老实实认账赔钱!不但认账赔钱,而且和对方建立了友好关系,派出了第一批年青学子到英伦留学——由于那批留学生是放下架子沉下心来狠命去学的,日本这个古老的岛国,从此被注入了西方文明的生机。在探访过了乃木希典的故乡长州藩后,军校生乃木真光又渡过那条窄窄的关门海峡到了九州岛南端属于萨摩藩的鹿儿岛。那里正在筹建一个纪念明治维新的博物馆,馆中放置了两枚炮弹:一枚是圆球形的,这是当时萨摩海军使用的前膛炮弹;另一枚是尖锥流线形的,那是英国海军使用的后膛炮弹。两枚炮弹都是十五公斤,都装了把手可以让参观者提起来感受重量。在两枚炮弹后面的展板上,是这两种炮弹的射程和射击曲线示意图,图上一目了然:日本前膛炮的圆形炮弹弧线高,射程短;而英国后膛炮的流线形尖锥弹弧线低,射距长。这就是为什么当兴师问罪的英国军舰遭到萨摩海军的突然炮击后先行退避三舍,然后才猛烈还击的道理。正是因为被打痛了,日本人才知道了要奋起鼎新革故,成为亚洲乃至世界上的强国。在鹿儿岛的史迹寻访中,军校生乃木真光的心中又增加了另一位偶像人物,这就是明治维新三杰之首的西乡隆盛。西乡隆盛在当时普遍矮小的日本人中是个异类,身材魁梧头颅硕大,身高一米九,体重二百斤。庞大的体量却一点也不影响他的智力修为。生在九州岛南端的西乡隆盛,比生在九州岛北端关门海峡对面长州藩的吉田松荫大两岁。如果说明治三杰中的另两位,萨摩藩的大久保利通谙权谋、长州藩的木户孝允重理智,那么西乡隆盛则是一个性情中人。西乡二十八岁就做了萨摩藩主岛津齐彬的亲信扈从,成为当时有名的改革志士。年岛津齐彬暴病而亡,西乡曾打算殉主而死。后经月照和尚劝导,决定活着为齐彬的遗志而努力,进行幕政改革,却因与新任藩主政见不合而被迫害。他们先逃出京城避死,却又被勒令离开藩国。当船行至鹿儿岛外的锦江湾,二人于绝望中相抱蹈海自尽,当初劝他活下来的月照和尚淹死了,奄奄一息的西乡被救起后流放到奄美大岛。几年后在藩中握有大权的大久保利通帮助他返回藩国得到启用,却再次因与新藩主岛津久光政见冲突被流放小岛。和吉田松荫一样,他在被囚岁月中读了大量儒家著作,希望有朝一日能为国效力。在他的纪念馆“西乡南洲彰显馆”中,乃木真光看到了他用汉字写的漂亮书法和诗词文章。其中有一首诗是这样的:“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死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到了年,形势转换,倒幕派势力大增,应藩士们要求,藩主下令召回西乡委以重任,执掌萨摩藩陆海军实权。同年7月他遵藩主之命,参加了幕府对长州藩兵变的军事行动,并因负伤而受到褒奖。此时的长州藩受到幕府军与英、美、法、荷四国联军的内外夹攻,长州藩的骑兵指挥官山县有朋也在四国联合舰队炮击下关的战斗中负伤。萨摩藩之所以参与幕府对长州藩的镇压,是因为长州藩致力于武力攘夷,而萨摩藩通过和英国人的战争,知道只凭武力不可能战胜外国,武力攘夷已不可为。这次参加幕府镇压使萨摩藩和长州藩结下了梁子。但山县有朋的负伤使他看清攘夷派如没有坚甲利兵注定要失败;而西乡隆盛的负伤使他认识到已不能再帮助幕府维持政权了。所以在翌年4月幕府组织第二次讨伐长州藩的行动时,西乡在行动上已经贯彻他倡导的强藩联合对抗幕府的主张,不顾幕府一再下令催促,坚拒出兵。这一年年底他派人与长州藩联络以消除前嫌,于年初在东京同长州藩的倒幕派领导人木户孝允缔结了“萨长倒幕联盟”的密约,从此开始在全国进行广泛的倒幕行动。年中,幕府的势力随着德川家茂的死亡进入尾声。年末,一贯压制倒幕派的孝明天皇也神秘地死了,年仅十四岁的明治天皇继位,萨长同盟利用机会开始武装讨幕。年,西乡隆盛和大久保利通等做好了用天皇名义发布《讨幕密旨》的准备,于当年12月发动倒幕政变,发布《王政复古》大号令,拉开了明治维新这出大戏的帷幕,并组成了由西乡和大久保等掌握实权的新政府。最后一任幕府将军德川庆喜负隅顽抗,西乡隆盛指挥政府军与之决战,于年1月击败了幕府军队,被新政府任命为陆海军负责人。2月,讨幕军包围江户;3月,西乡向幕府提出七项投降条件,最终使江户“无血开城”。此后他又领军转战,讨伐幕藩残余势力,节节胜利。凯旋后的西乡隆盛成为明治维新的大英雄和头号功臣,并成为诸藩家臣中官位最高、受封最厚的人。西乡性情中人的一面又表现出来,他认为自己的功名地位已高于旧主岛津齐彬,有损忠臣的声誉,遂于年初辞职回到鹿儿岛,做了藩政顾问和大参事。但功成回乡的西乡此后也进入了一种矛盾的境地。西乡此前的事业是改革图新归政天皇,以新政府取代旧幕府。但新政府在山县有朋的主持下实行新的兵役制度,恰使旧有的武士阶层利益受损。许多武士生活无着前来找他,他可以敞开自家钱箱供他们取用,却不能使政府再照顾失势的武士,于是与朝中当权的大久保利通等人产生了矛盾。西乡想到的办法是为“下岗”的武士们找到新的用武之地:他想率领武士们去攻打朝鲜。他甚至想用牺牲自己的办法来为国效劳、为武士们解困:要求自任使节出使朝鲜,用外交手段激怒朝鲜人,一旦对方中计杀了他,日本便可名正言顺去派兵讨伐了。这个办法对朝鲜人来说自是奸诈,却显示了西乡对日本的无私忠心。但征韩方略终被大久保等人否决,愤怒的西乡向天皇请辞归乡。天皇批准了他辞去官职,但给他保留了陆军大将的军衔。转年明治四年,也就是年,乃木真光的偶像乃木希典从士官学校毕业。再两年后,二十四岁的乃木希典被选入陆军省,成为山县有朋的传令官。山县有朋缔造新式陆军的成功,却使旧式武士丢掉了饭碗和以往的荣誉,武士阶层失落的怨怒终于酿成战祸。年10月,乃木希典赖以成长的长州藩出了大祸事!先是旧肥土藩和秋月藩的部分武士发动了反对新政府的“神风连之乱”和“秋月之乱”,长州藩的武士也跟着发动了“萩之乱”,乃木希典的恩师玉木文之进也卷了进去,成为反政府的叛逆;而创立了新式陆军的山县有朋则必须率军弹压平叛,旧日袍泽,不得不拔刀相向、战场交锋。当然,旧时代的武士敌不过新时代的陆军,乃木希典的好友玉木正谊阵亡于街头,玉木文之进得悉“义军”失败,养子正谊惨死而切腹自杀。一时间,松下村塾的一些学子亦效仿家乡的十位古代武士,纷纷切腹自尽。翌年,一场更大的叛乱又发生了。萨摩藩武士也起事了,他们进攻鹿儿岛的政府军火药库,揭开了地方反对中央的战争序幕。事发时西乡并不在鹿儿岛,事变也非他所发动,却被起事者推为首领。他本可抽身避责,但这时他性情中人的一面再次显露出来,居然接受了武士们的拥戴,或许是不忍有负于他们吧!西乡领兵的名义是“质问政府”而非反对政府,此中亦可看出他的矛盾心理和两难境地。这场内战,史称“西南战争”。此时的乃木希典,被派到熊本镇台任第十四联队的代理联队长。在第一次与萨摩叛军的遭遇战中,他和二百多名部下被四百多名叛军包围,激战三小后,他的联队被打垮,队旗被夺去,有旧伤的左脚又负新伤。但比受伤更令他痛苦的,是联队的队旗成了敌方炫耀的战利品!医院的乃木希典差愧难当,他上书山县有朋,自请处罚。但老上司退回了他的请罪书,说胜败乃兵家常事,安抚他不必自责。但乃木希典决意自尽明耻,正在他将要切腹的一刻,前来探望他的熊本镇台参谋次长儿玉源太郎及时夺下了他的军刀,使他为天皇尽忠的切腹之举,延迟到了数十年后。以西乡隆盛为首的萨摩军在熊本城与政府军激战,先胜后败。最后退回鹿儿岛。在城山之上,负伤的末路英雄已身心俱疲,唯愿一死了之。他以切腹自杀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和日本的最后一场内战。西乡的慨然自尽,使站在胜利一方却遭受了败迹的乃木希典觉得生不如死,开始了放荡不羁的荒淫生活,在东京的花街上,没有几个妓女不认识“豪游的乃木”!直到山县有朋派他到德国去学习军事,才中止了这种颓唐的日子。在德国,受到德军严明纪律和战斗力的感召,乃木希典脱胎换骨,从此成了一个无时不穿军装的模范军人。回国后他上书陆军大臣大山岩,力陈应该按德式陆军的模式改造日本军队。作为叛军首领的西乡兵败身死,官禄爵位自然予以剥夺。但民间对这位明治维新的大英雄从未停止同情和景仰,明治天皇也表示惋惜之意。年,在大日本帝国宪法颁布的同时,西乡隆盛获得特赦,并追赠了原来的正三位官阶。因为日本国能够在短短的时间里迅速崛起,出自于萨摩藩和长州藩的一批维新英雄功不可没,而西乡隆盛居功至伟。正是这样一批人推动了明治维新的成功,日本才能在年那场被中国人称甲午战争的较量中,一举击败了不可一世的大清帝国。而乃木真光能于此时此地作为关东军的一名司令官,驻守在与故乡北海道隔海相望的原大清国东北满洲一隅的虎头要塞,都是从明治维新那个原点上衍生出来的结果。邓海南

如悦此文,可表微意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luncar.com/gjqh/736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