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猪瘟
猪瘟(英文简称SF或HC)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高度致死性烈性传染病,其特征是病猪高热稽留、全身广泛性出血,呈现败血症状或者母猪发生繁殖障碍,严重危害全球养猪业。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入A类传染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
1.猪瘟的病原属于A
A.黄病毒科B.细小病毒科
C.疱疹病毒科D.正黏病毒科
E.副黏病毒科
2.OIE规定通报的A类传染病是E
A.猪水疱病B.猪肝炎
C.鸭肝炎病毒D.兔出血征病毒
E.猪瘟
1.传染源家猪和野猪是猪瘟病毒的自然宿主,病猪和带毒猪是最主要的传染源。
2.传播途径
(1)口鼻传播易感猪与感染的野猪或家猪发生直接接触,或食入含有猪瘟病毒的分泌
物、排泄物和组织污染的饲料而感染。
(2)精液传播使用含猪瘟病毒的精液导致在不同猪群之间传播。
(3)胎盘传播猪瘟病毒能够通过母猪胎盘屏障而感染胎儿,感染胎儿的转归与胎儿感染的时间以及病毒的毒力等有关。胚胎期感染病毒后出生的仔猪表面健康,但对猪瘟疫苗发生免疫耐受,免疫后不能产生抗猪瘟病毒抗体,并持续数月排出大量的猪瘟病毒。
3.猪瘟病毒的传播途径不包括
A.经口传播B.经鼻传播
C.精液传播D.胎盘传播
E.空气传播
4.某猪场新购入一批仔猪,无明显临床症状。经实验室检测发现,部分仔猪有猪瘟病毒血症,仔猪免疫猪瘟疫苗后,不能产生抗猪瘟病毒抗体。这种现象临床上称
A.免疫失败B.免疫应答
C.免疫耐受D.免疫逃避
E.免疫不当
5.某育肥猪群,体温41℃左右,食欲减退,眼结膜发炎,剖检可见多器官广泛性出血,脾脏边缘梗死,淋巴结肿大出血,部分仔猪出生后全身震颤。发生震颤的仔猪感染途径是
A.呼吸道B.消化道
C.胎盘传播D.精液传播
E.创伤皮肤
1.急性型是由猪瘟病毒强毒株引起,临诊上较为常见。病猪体温41℃左右,呈现稽留热,喜卧、弓背、寒战及行走摇晃,食欲减退或废绝,喜欢饮水,部分发生呕吐,结膜发炎,脓性分泌物将上下眼睑粘住,流脓性鼻液。病初便秘,后期腹泻,粪便恶臭,带有黏液或血液,病猪的鼻端、耳后根、腹部及四肢内侧的皮肤及齿龈、唇内、肛门等处黏膜出现针尖状出血点,逐渐发展为出血斑;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公猪包皮发炎,用手挤压时有恶臭浑浊液体射出。病猪可出现神经症状,表现磨牙、后退、转圈、强直及游泳状,甚至昏迷等。有的病猪可见后肢麻痹。怀孕母猪感染低毒力猪瘟病毒可表现流产、产死胎、胎儿干尸化、畸形和产出震颤的弱仔猪或外观健康但已感染带毒的仔猪。
6.某猪场哺乳猪和保育猪体温升高,耳部和臀部皮肤发紫且有出血点等,病情很快蔓延,部分迅速死亡,病死率达30%。剖检病猪可见喉头和膀胱出血,脾脏边缘梗死,扁桃体有坏死灶。进一步检查,发现部分新生仔猪出现先天性震颤。该病可能是
A.猪瘟B.伪狂犬病
C.乙型脑炎D.猪细小病毒病
E.猪圆环病毒病
7.某种猪场部分母猪体温高达41℃,呈稽留热,四肢皮肤有出血点。剖检见全身淋巴结肿大,脾脏边缘出血性梗死,肾脏表面有大小不一的出血点。该场母猪还可能出现的临床症状是
A.繁殖障碍B.水样腹泻
C.瘙痒D.皮炎
E.黄疸
病理变化: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全身皮肤、浆膜、黏膜和内脏器官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全身淋巴结肿大、多汁、充血、出血,呈暗红色,切面周围出血明显,整个切面呈红白相间的大理石样纹理;脾脏表面及边缘可见出血性梗死,最具有猪瘟诊断意义;肾脏表面有密集或散在的大小不一的出血点或出血斑(麻雀蛋肾);盲肠、回盲瓣口及结肠黏膜出现大小不一的圆形纽扣状溃疡;喉头、会厌软骨、膀胱黏膜以及心外膜等也出现出血点或出血斑。
8.急性猪瘟的典型淋巴结病理变化呈现(D)
A.水肿B.萎缩
C.干性坏死D.大理石样变
E.肿瘤结节
9.猪瘟的特征性病理变化是脾脏出现
A.肿大B.萎缩
C.梗死D.出血
E.坏死灶
10.对猪瘟具有示病意义的病变是(A)
A.脾脏边缘梗死B.肺脏出血
C.心肌出血D.肾脏出血
E.淋巴结肿大
11.某猪场4月龄猪急性发病,体温41℃,呈稽留热,四肢末端有出血点。剖检可见全身淋巴结肿大,周边出血;脾脏表面及边缘见出血性梗死,肾脏表面有出血点或出血斑。
最可能的疾病是
A.猪瘟B.猪肺疫
C.猪丹毒D.猪链球菌病
E.猪沙门氏菌病
12.3月龄猪,体温41℃,全身皮肤有出血点,死亡迅速。剖检见喉头有出血点,扁桃体有坏死灶,脾脏边缘有出血性梗死灶,肾脏见大小不一的出血点。该病最可能的病原是B
A.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B.猪瘟病毒
C.日本脑炎病毒D.猪水疱病病毒
E.猪圆环病毒2型
13.某猪场母猪发热,发生流产、产死胎和弱仔,新生仔猪出现败血症、死亡率达30%,公猪精液质量下降。剖检可见仔猪喉头出血,扁桃体坏死,脾脏边缘梗死,肾脏表面和肾乳头有出血点。该病可能是
A.猪瘟B.猪链球菌病
C.猪伪狂犬病D.猪乙型脑炎
E.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2.慢性型多由急性型转变而来。体温时高时低,主要表现消瘦、贫血、全身衰弱,常伏卧、步态缓慢无力、食欲不振、便秘和腹泻交替;有的病猪在耳端、尾尖及四肢皮肤上有紫斑或坏死痂出现。病程一般在20d以上,最后衰弱死亡;耐过猪成为僵猪。
病理变化:全身性出血变化不明显,主要表现为坏死性肠炎。在回盲瓣口、盲肠及结肠黏膜上形成同心轮状的纽扣状溃疡,突出于黏膜面,颜色黑褐,中央凹陷。全身性淋巴组织萎缩。
14.慢性型猪瘟的主要特征性病理变化是
A.扁桃体坏死B.脾脏边缘梗死
C.肾脏表面有出血点D.回盲瓣口纽扣状溃疡
E.全身性淋巴结肿大
15.慢性型猪瘟的主要特征性病理变化是
A.扁桃体坏死B.脾脏边缘梗死
C.肾脏表面有出血点D.坏死性肠炎
E.全身性淋巴结肿大
16.慢性型猪瘟的主要特征性病理变化是
A.扁桃体坏死B.脾脏边缘梗死
C.肾脏表面有出血点D.膀胱黏膜有出血点
E.全身性淋巴组织萎缩
17.仔猪,消瘦,耳端,尾尖及四肢皮肤有紫斑,剖检见回盲口有“纽扣状”溃疡,病料接种PK-15细胞无病变,确诊该病原适宜的方法是
A.空斑试验B.血凝试验
C.荧光抗体试验D.病理组织学观察
E.鸡胚接种
3.迟发型是先天感染的后遗症。感染猪出生后一段时间内不表现症状,数月后出现轻度厌食、不活泼、结膜炎、后躯麻痹,但体温正常。病理变化主要是胸腺萎缩和外周淋巴器官严重缺乏淋巴细胞。
18.迟发型猪瘟的主要病理变化是
A.胸腺萎缩B.脾脏边缘梗死
C.肾脏表面有出血点D.回盲瓣口纽扣状溃疡
E.全身性淋巴结肿大
19.迟发型猪瘟的主要病理变化是
A.全身性淋巴结肿大B.脾脏边缘梗死
C.肾脏表面有出血点D.回盲瓣口纽扣状溃疡
E.外周淋巴器官严重缺乏淋巴细胞
20.3月龄猪群中部分猪厌食不喜运动,后驱麻痹,结膜发炎,衰竭死亡,组织病理学变化为胸腺萎缩,外周淋巴器官中严重缺乏淋巴细胞,该病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猪瘟B.慢性猪瘟
C.迟发型猪瘟D.急性猪丹毒
E.慢性猪丹毒
赞赏
人赞赏
长按白癜风药白癜风诊疗标准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luncar.com/gjxz/1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