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马维梅
医院
案例简述:
患者,男,56岁,因突发右侧肢体无力7小时45分钟以脑梗死、冠心病、高血压3级、2型糖尿病于-8-:45收入院。患者进食过程中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右侧肢体无力,表现为右上肢尚能抬举、使用筷子夹面条动作笨拙,行走时感右下肢不适,入院查体右侧肢体肌力5-级,左侧肢体肌力5级。
入院后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清除自由基、改善微循环等药物治疗。给予替罗非班注射液持续泵入,泵速8ml/h。
8-:45患者入院后病情渐加重,出现右侧肢体无力明显,表现为右上肢抬举困难,下肢行走困难。查体:右侧鼻唇沟浅,右上肢肌力3级,下肢肌力4级。持续替罗非班泵入,泵速8ml/h。
04:00患者感右上肢烦乱不适、不能抬举,查体:右侧鼻唇沟浅,右上肢肌力0级,下肢肌力3-4级。建议继续给予替罗非班持续泵入,加用丁苯肽氯化钠注射液mlivdripbid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嘱患者注意休息,多饮水,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师。
8-10患者病情进行性加重,右侧肢体无力较前加重,右上肢肢体肌力0级,右下肢肢体肌力3级,肌张力正常;左侧肢体肌力5级,四肢肌张力正常。继续给予之前治疗方案,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师。
8-11患者右侧肢体无力未再加重,右上肢肢体肌力2级,右下肢肢体肌力3级,肌张力正常。
8-14患者右侧肢体无力减轻,右侧肢体肌力3级,左侧肢体肌力5级,四肢肌张力正常。
8-15患者替罗非班顺利泵完,遵医嘱停替罗非班泵入。患者右侧肢体无力明显减轻,右侧肢体肌力上肢肌力3级,下肢肌力4级,肌张力正常。继续给予卒中二级预防治疗,积极康复训练。
分析总结:
进展性缺血性卒中(progressiveischemicstroke,PIS)是指缺血性卒中(ischemicstroke,IS)发病后,虽经临床治疗,神经功能缺损在一定时间内仍呈渐进性或阶梯式加重,多发生在起病后6h~1周,占脑梗死的20%~40%[1]。
PIS不仅导致患者的预后恶化,也是我国目前的医疗环境下神经内科医患纠纷发生的重要原因。替罗非班是一种非肽类的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glycoproteinⅡb/Ⅲa,GPⅡb/Ⅲa)受体的可逆性拮抗剂,可以阻止纤维蛋白原与GPⅡb/Ⅲa受体结合,从而阻断血小板的交联和聚集,并且作用于微循环,改善脑灌注。
理论上,静脉给予替罗非班可以快速阻断血小板聚集的最后通路,且替罗非班半衰期较短,在停止应用替罗非班数小时内血小板功能就会恢复。目前,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有明确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动物实验中也证实替罗非班对实验动物颅内大、小血管血栓性闭塞引起的脑梗死安全有效,甚至可缩小脑梗死的体积。因此替罗非班对快速阻断卒中进展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经验分享:
用药护理
(1)护士在使用前要了解药物的药理作用、适应证、禁忌症,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使用剂量以及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
(2)严格按医嘱予微量泵泵人,保证速率精确;
(3)使用替罗非班过程中,尽量避免其他注射治疗,同时要避免不必要的有创性操作和身体局部的碰撞。若必须注射时,在注射部位应延长压迫时间,必要时用弹力绷带包扎。
宜使用一次性留置针,必要时可在使用替罗非班前留置深静脉置管,以减少静脉穿刺的次数。在使用导尿管、鼻导管时,应尽量使用小的、细的,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引起局部组织出血;
(4)当伴有已知部位的出血,如自发性肉眼血尿、呕血或咯血时,应立即停药。
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1)观察患者面色、神志、言语、肢体活动及各种生命体征的变化;
(2)注意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皮疹,牙龈有无出血,有无血尿、血便等,防止发生出血和过敏反应;
(3)密切观察心电变化,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健康教育:
(1)给予易消化、清淡、富含维生素的软食,避粗糙食物;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多饮水,利于盐酸替罗非班排出体外;保持大便通畅,必要时给予缓泻剂。
(2)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掌握预防出血的诱因,如勿挖鼻孔、使用软质牙刷等。教会患者自我监测有无出血的现象,如牙龈、鼻孔、皮肤黏膜出血,大小便颜色变化及有无皮下瘀血等,便于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参考文献:
[1]崔晓琼,李彤,王怀祯,等.盐酸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6(5):—.
[2]吴惠珍,李静,吕迁洲.血小板Ⅱb/Ⅲa受体拮抗药盐酸替罗非班临床研究现状口].中国药房,z,19(8):—.
?本文为原创,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赞精彩回顾
我是谁?一个男护士!——全国男护士宣传片
特别报道
这个护理会,是一场男人的聚会!第6届全国男护士发展论坛举办!
接力
来自一位护士的深思和呐喊
本期编辑:深院老李
主编
投稿邮箱:jlhnhs
.
白癜风医院有哪些白癜风的发病原因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luncar.com/gjxz/4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