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病北京哪家医院好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770026.html一,战争能力与金融资本
尼尔·弗格森在《金钱关系》一书中,提出鲜血和资本是国家进行战争的两种能力。前者是国家的战争资源动员能力:鲜血——人力资源是一切战争资源中的头号资源;后者是指国家的战争融资能力:资本——发钞、税收、举债,是国家支撑战争的重要手段。
一战中,德国就仅仅考虑双方军队的较量,忽视金融对持续战争的影响,甚至乐观地认为可以用战胜后得到的赔款来偿还战争债券。
而英国很早就开始使用金融手段来打击战争中的对手。英格兰银行将贴现率从3%提高到10%,吸引资金回流英伦诸岛,导致德意志帝国银行出现挤兑风潮,一个月就减少20%的存款。
德国的战争融资被英国破坏,海上贸易也被封锁,引发了相当严重的经济崩溃。此时,德国战败已经是定局了。
因此,决定战争胜败的不是一个国家的工业化程度,也不是其生产能力,而是战争融资能力。战争的胜利更多地取决于战场之外双方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生产能力、税收财政、贸易水平、信用创造以及盟友状况等要素。
二,金融帝国
1,货币霸主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曾经的全球霸主英国让位给了美国,美元也成立国际货币。
二战后的美国凭借拥有全球80%的黄金储备、世界上最强大的生产能力和军事机器,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即全世界的货币锁定美元,而美元锁定黄金。
在国际贸易中,各国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引发美国的长期贸易逆差。而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美元必须保持币值稳定与坚挺,那么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这显然是一个悖论。
在美国人连打了两场本不该打的 和越南战争后,黄金储备日渐减少,只得宣布“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美元从此不再与黄金挂钩。由于当时美国超强的经济、科技和军事力量支撑住了美国政府和美元的信用,再加上不失时机地将美元与全球的石油贸易挂钩,使美元得以成为全球最大宗商品贸易的唯一结算货币,从而一举奠定没有黄金背书的纸币——美元的货币霸主地位。
2,全球化
不同于英国占有了庞大的海外殖民地,美国建立了金融帝国,以隐蔽的方式来掠夺他国。
美国推行“全球经济一体化”,通过转移制造业,把所谓的“垃圾产业”、“夕阳产业”统统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实现了间接的“驱使和奴役”,它自己却不用承担管理和统治这些国家与地区的成本,也不用理会劳资纠纷和环境污染。同时,它又把全球的资源和产品乃至全球贸易都纳入了用美元结算的体系,这样就可以用几乎没有成本的“绿纸”交换这些资源和产品,
3,美元指数周期律
世界贸易需要美元,美国则提供美元,向世界输出。同时,美国需要大量的世界资本回流美国,才能保持其正常经济生活的流动性,否则,大部分美国人刷卡透支的好日子就难以为继。为此,美国人有规律地控制美元指数的涨跌,进而保证美元的数量及流向。
日本的岩本沙弓女士首先发现了美元指数的这个周期律:每次上涨32个月,然后进入下跌期,连续两个下跌期,一次下跌65个月。
美国政府及美联储利用美元强弱的周期变化,打击各国经济,并趁机收获全球财富。其实现的主要步骤如下:
(1),释放美元
首先,美国印出大量的美元,向全世界释放流动性,同时不可避免地导致美元指数走低。那些获得充分投资的国家经济状况开始好转,甚至出现“经济奇迹”。
(2),收紧美元
接着,美国将美元的流通量收窄,美元重新走强。那些欣欣向荣的地区将因为突然出现的流动性不足导致经济发展停滞,社会矛盾激化,很可能出现政治动荡或者军事冲突,形成地区性危机。
在一片惶恐下,美国再趁势加息,投资人就不得不从其他地区撤出资本,而去追捧回报率更高的美国金融资产了。
全球的资本流回美国后,大部分都进了美国的证券市场、债务市场、期货市场,给美国带来一个大牛市。当美国人在三大市场上赚够了钱,还会再杀个回马枪,去扫荡那些经济情况变坏的国家的优质资产,以经济援助为名,控制其经济命脉,作进一步的掠夺。
即使领导人不犯错,社会也比较稳定,美国仍将想办法竭力搅乱局势,比如亲自发动战争,打击目标国家。美国发动的阿富汗、伊拉克战争和科索沃战争等行动,都成功地把其他地方的热钱赶回到了美国。
4,美元的问题
(1),滋生恐怖主义
美国的这样全球化直接导致一些边缘性国家人民赤贫,甚至一些国家破产,也在很大程度上造就了恐怖主义产生的土壤。
美国被恐怖分子袭击,这不是一般意义上说的“文明的冲突”,也不像小布什宣称的那样,是对美国自由和民主的敌视。
直到今天,美国一直在打击恐怖主义,不断地追踪和杀死恐怖分子头目。但对于恐怖主义产生和蔓延的原因,西方为何是恐怖主义的主要目标等深层次问题,都没有去研究和反思。历年来美国政府搞的“9·11”纪念活动,只是在一味地谴责他人,从不检查自身的错误。
(2),产业空心化
产业转移后,美国70%的就业人口从事金融和金融服务业,已经变成了一个除了美元和少量高端制造业,完全寄生在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身上的“空心帝国”。
直到金融危机爆发,美国才发现产业空心化很危险,又想“再工业化”,恢复美国的实体经济。但美国的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制造业无利可图,而且回归实体经济与美元输出模式将发生冲突,注定美国难以恢复其制造业。
(3),金融危机与金融战
美元的悖论使产业空心化,虚拟经济泡沫堆积,必然导致金融危机。
很多专家在分析年的这次金融危机时,都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着眼于技术角度,就会得出次贷是其原因、金融衍生品惹的祸、美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严重背离、美国的储蓄率太低等片面的结果。
21世纪最激烈的战争已不再发生在传统的战场,而是在经济领域。说得更加具体一点,是金融领域。美国对日本、欧盟都采取了金融战,以维护美元的霸权地位。
三,中国的对策
1,面对美国的遏制
环视全球,受美国经济影响和欧债危机拖累,大多数国家的经济都表现低迷。只有亚太地区,由于有渐成地区经济火车头的中国牵引,尚具活力。
对美国来说,无论是让自己经济脱困,还是要从亚洲的经济增长中获利,都必须刻不容缓地向亚太开刀。因此,美国阻挠东亚自贸区的形成,防止出现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
(年11月15日,东盟10国和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共15个亚太国家正式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egionalComprehensiveEconomicPartnership,RCEP)。这意味着东亚经济一体化取得巨大进展,美国的遏制失效。)
2,互联网带来的机会
作者认为,权力的诞生就与信息垄断密不可分。互联网“去中心化”的天然属性将推进权力的转移,实现国际格局的多极化。
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电子商务以及3D打印技术,正在改变我们的生产方式和交易方式,这意味着一个人类未曾遭遇过的新的社会形态正在渐渐显形。这是全世界,也是中国的机会。
(中国的数字人民币等创新正在逐渐改变传统的游戏规则。)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luncar.com/gjxz/7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