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皮特凯恩岛 > 国家象征 > 战舰雨夜屠戮年3月18日英德
当前位置: 皮特凯恩岛 > 国家象征 > 战舰雨夜屠戮年3月18日英德
(温馨提示:本文约字,配图19幅,原创不易,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年初,二战欧洲战场大局已定,第三帝国的覆亡指日可待。在地中海战区,虽然德军依然据守着意大利北部负隅顽抗,但对战局走向已无重大影响。在这一背景下,美国总统罗斯福与英国首相丘吉尔于年2月2日在马耳他举行会晤,两人对于苏军在东线的快速推进深感担忧,决定从意大利战场抽调陆军和航空兵部队投入西线战场,加强与苏联在中欧的争夺。英美参谋部随即制定了代号“戈德弗莱克”的调动计划,将加拿大第1军和英军第5步兵师从意大利海运法国南部登陆,之后调往西北欧前线。部署在西地中海的英法美联合舰队和盟军地中海海岸空军司令部为航运行动提供保护,防止德国海空军的袭扰。事实证明这种防备很有必要,即便大势已去,实力虚弱,德国人仍然竭力制造麻烦。■年2月2日,罗斯福(左)和丘吉尔(右)在马耳他举行会晤,为即将召开的雅尔塔会议做准备。
二手舰队
年3月17日夜幕降临后,德军占领下的意大利北部港口热那亚突然变得繁忙起来,白天迫于空袭威胁而东躲西藏的德军官兵和码头工人离开掩蔽所,开始了紧张的备航作业。在一番忙碌后,一支小型编队在高度戒备下离开泊位,驶向阴云密布、风雨交加的利古里亚海,这是德国海军第10鱼雷艇支队仅存的作战力量,包括TA32号驱逐舰和TA24、TA29号鱼雷艇。编队指挥官维里希·冯·加尔岑海军中校忧心忡忡地站在旗舰TA32号舰桥上,心中盘算着今晚的计划。第10支队的任务是前往科西嘉岛东北海域实施攻势布雷行动,阻挠盟军的航运。鉴于盟军拥有绝对的海空优势,这次出击相当冒险,只能寄希望于黑夜和恶劣天气的掩护,能够悄无声息地完成任务。■在二战期间热那亚遭受了42次空袭,图为在轰炸中被毁的建筑物。
3艘由热那亚出航的德军战舰虽然都悬挂着铁十字战旗,但没有一艘是在德国船厂建造的,实际上它们都是前意大利海军舰艇。由于英国控制了进出地中海的咽喉直布罗陀海峡,德国海军除了潜艇和能通过陆地运输的小型舰艇外,无法向地中海部署驱逐舰以上的水面舰艇。年9月意大利背弃轴心盟约,向盟军投降之际,德军在武装占领意大利本土的同时,也计划俘获意军舰艇收为己用。意大利海军早有准备,大多数战舰提前启航,前往马耳他投降,在此过程中“罗马”号战列舰被德军飞机用遥控炸弹击沉。最终,德军仅获得了少量轻型舰艇和尚在建造的舰船,第10支队的3艘舰艇均在此列。■这幅画作表现了年9月9日,意大利海军“罗马”号战列舰遭遇德军遥控炸弹袭击的场面。
TA24、TA29原为意大利海军“大角星”和“波江座”号鱼雷艇,属于年到年间开工的白羊座级大型鱼雷艇,其任务定位类似于英美海军的护卫舰和护航驱逐舰,主要执行护航反潜任务。白羊座级一共建造了16艘,除首舰“白羊座”号在停战前服役外,其余均在船台上成为德国人的战利品。德军继续建造完成了13艘,其中热那亚安萨多尔船厂建成5艘,的里雅斯特及阜姆船厂建成8艘。它们原计划统编为第10鱼雷艇支队,由于盟军封闭了亚德里亚海,在意大利东海岸完工的8艘无法进行调动,只有在热那亚完工的5艘编入该支队。白羊座级标准排水量吨,满载排水量吨,航速31.5节,装备毫米单装舰炮2门,20毫米机关炮10门,三联装毫米鱼雷管2具,可搭载28枚水雷。■意大利海军“白羊座”号鱼雷艇在热那亚湾试航。
■“白羊座”号鱼雷艇的侧视线图,在前后各配置1门毫米主炮,舰体中部为2座鱼雷发射管。
TA32的身世更为独特,最初是南斯拉夫海军“杜布罗夫尼克”号驱逐领舰,年在英国亚罗船厂开工,年5月建成服役,标准排水量吨,满载排水量吨,航速37节,装备4门毫米舰炮、2门83毫米高射炮和6门40毫米高射炮以及2座三联装毫米鱼雷管,可搭载40枚水雷。年4月,德意联军入侵南斯拉夫之际,“杜布罗夫尼克”号被意军俘获,更名为“普雷穆达”号,更换了意制武备后在中地中海从事护航作战。年夏季,“普雷穆达”号在安萨多尔船厂大修,并按照航海家级驱逐舰的标准进行改建,尚未完成就被德国人接收,再度更名为TA32,成为德国海军的一员。■南斯拉夫海军“杜布罗夫尼克”号驱逐领舰,由英国亚罗船厂建造。
德军起初将TA32作为夜间战斗机指挥舰使用,拆除鱼雷武备,安装3门德制毫米高射炮以及“弗雷亚”、“维尔茨堡”、FuMO21等各型雷达,充当雷达哨舰,预警盟军空袭。由于德军在地中海战区缺乏水面作战舰艇,TA32转换用途,重新装备4门毫米单装舰炮、1座三联装毫米鱼雷管、10门37毫米炮和36门20毫米炮,加入第10鱼雷艇支队,担负近海护航和布雷任务。■意大利海军俘获“杜布罗夫尼克”号后更名为“普雷穆达”号,更换了意制毫米舰炮。
巡海夜叉
德军的行动起初非常顺利,第10支队兵分两路,TA24、TA29在托斯卡纳海岸的戈尔戈纳岛以南海域布设了56枚水雷,TA32独自前往科西嘉岛科西嘉角以北海域,将76枚水雷抛入海中。完成任务后,编队重新会合以20节航速向北返航,不出意外的话在天亮之前就能进入热那亚港。然而,天不遂人愿,返航途中的德军舰队在科西嘉角以北20海里处被盟军设在里窝那的海岸雷达站捕获,敌情警报迅速通报给正在巡逻的盟军舰艇。■二战时期,德国海军舰艇在布设水雷,布雷是德国海军非常重视的作战手段。
3月17日至18日晚间在利古里亚海担任警戒任务的盟军舰艇是来自第3驱逐舰分舰队的4艘战舰,包括法国海军“巴斯克”、“暴风雨”号驱逐舰和英国海军“守望”、“流星”号驱逐舰。“巴斯克”号属于20世纪20年代建造的灵巧级,标准排水量吨,满载排水量吨,航速33节,装备毫米舰炮4门,三联装毫米鱼雷管2座,年建成服役。“暴风雨”号属于暴风雪级驱逐舰,标准排水量吨,满载排水量吨,航速33节,同样装备毫米舰炮4门,三联装毫米鱼雷管2座,年建成服役。■法国海军“巴斯克”号驱逐舰,摄于竣工服役后不久,二战时加入自由法国海军。
在二战爆发时,“巴斯克”和“暴风雨”号均在法国海军地中海舰队服役,在年6月法国战败后,“巴斯克”号在亚历山大港被英军解除武装,后加入自由法国海军;“暴风雨”号驻泊土伦,成为维希法国海军的一员,在年11月在摩洛哥对抗盟军的“火炬”行动,在卡萨布兰卡海战中受伤搁浅,修复后加入自由法国海军。■法国海军“暴风雨”号驱逐舰,在二战时先加入维希法国海军,后加入自由法国海军。
相比舰龄较老的法国驱逐舰,2艘英国驱逐舰都是战时完工的新锐战舰。“守望”和“流星”号属于LM级驱逐舰,标准排水量吨,满载排水量吨,航速36节,装备3座双联装毫米舰炮、1门毫米高射炮、1座四联装2磅炮和2座四联装毫米鱼雷管,均在年建成服役。英军驱逐舰还配置了当时最先进的雷达设备,包括型火控雷达、型警戒雷达等,即使在夜间和恶劣天气条件下依然具备很强的态势感知能力,非常有利于夜间战斗。2艘英军驱逐舰在服役后都经历了艰苦的战斗,曾参加北极护航和两栖登陆行动,都长期在地中海作战,对战场环境十分熟悉,作战经验也相当丰富。■年1月在格里诺克停泊的“守望”号驱逐舰,属于L级驱逐舰。
3月18日凌晨,除“流星”号外,其余3艘盟军驱逐舰都接到了来自里窝那雷达站的警报,当时上述各舰在科西嘉岛以北海域分散警戒,位于德舰返航航线以西位置。当晚全权指挥巡逻行动的是坐镇“暴风雨”号的法国海军上校安德烈·莱昂·让·马莱·莫拉扎尼,在获悉敌情后他决定亲率2艘航速较慢的法国驱逐舰向东南航行,防备德舰折返袭击在科西嘉角附近航行的盟军运输船队,2艘航速较快且装备较强的英国驱逐舰前往拦截德舰。无论舰艇吨位,还是装备水平,英军驱逐舰相比对手都占有明显优势。当莫拉扎尼意识到德舰无意袭击船队,再想追击目标时已然太迟了,法国海军遗憾地失去了一次证明自我的机会。双重狙杀
接到命令后,“守望”号舰长德里克·赫瑟林顿海军中校通过舰艇间通信系统与“流星”号舰长理查德·潘克赫斯特中校取得了联系,告知后者当前敌情和上级的作战指示。为了争取时间,两位舰长决定不重新会合编队,而是各自设定截击航线,独立搜寻目标并接敌。在确定战斗方案后,“守望”和“流星”号加速向东北方航进,同时以雷达扫描海面,全体进入一级战备。凌晨时分的利古里亚海上没有月光,天气阴沉,时有暴雨,能见度很差,对于拥有电眼的英军驱逐舰而言糟糕的视界条件并不能构成妨碍,反而是极好的掩护。■德国海军TA24号鱼雷艇,摄于年,原为意大利海军“大角星”号鱼雷艇。
18日3时01分,“守望”号首先发现敌踪,雷达屏幕上跳动的回波信号帮助英军火控人员确定了目标方位、航速、航向,并解算出射击诸元,同时赫瑟林顿下令加速接敌。几分钟后,德舰模糊不清的舰影出现在浓重的夜色中,舰长于3时10分下达开火命令,“守望”号的6门毫米舰炮火力全开,向德军编队后方的两个目标展开齐射。在英舰开炮的火光照亮德军瞭望哨的望远镜镜头之前,德国人完全没有察觉迫近的危险,舰体周围激起的条条水柱让他们平安回家的希望化为泡影,只能仓促应战,拼力逃生。然而,在德舰弄清来袭者的情况前,“守望”号的炮火在雷达引导下就连续取得命中,TA24和TA29先后中弹。■一艘高速航行的L级驱逐舰以全部主炮转向右舷准备射击,“守望”号当时就以这种姿态投入战斗。
战斗打响两分钟后,“守望”号转向与德舰平行的航线,进行了一次鱼雷攻击,遗憾的是错失目标,无一中的。不过,精确的舰炮打击已经奏效,TA29开始减速,脱离了队列,TA32和TA24则抛下友舰,加速向北撤退。“守望”号没有追击,而是锁定受伤的TA29全力猛击,因为赫瑟林顿知道“流星”号将在北面为德国人布下第二个陷阱!■意大利海军鱼雷艇装备的47倍径毫米舰炮。
“守望”号边打边靠近目标,最后进至米距离,围着瘫痪的TA29绕起圈来!垂死之际的德舰并未放弃抵抗,以主炮和防空炮进行回击,毫米炮弹的落点几度接近“守望”号,数发20毫米炮弹击中了甲板上的发烟浮标,引发了一场小型火灾,被迅速扑灭。德舰的反击仅限于此,在被击中超过40次后,TA29于4时20分沉入海底。或许是上天的怜悯,TA29在英舰的密集攻击下仅有20人阵亡,大部分舰员跳海获救。■白羊座级鱼雷艇装备的毫米三联装鱼雷发射管。
在“守望”号终结TA29的同时,“流星”号的雷达于3时52分在10米距离上捕捉到向北撤退的TA32和TA24,德国人的第二场梦魇开始了。“流星”号接近到米处突然开火,第一轮齐射就击中了TA24,并使目标起火燃烧,透过雨幕仿佛是一盏摇曳明灭的灯火。以火光为参照,“流星”号迅速实施了一波鱼雷齐射,4时05分,一枚鱼雷正中TA24,引发剧烈爆炸,潘克赫斯特后来形容海上升起“一座火焰和金属碎片的喷泉”,TA24在挣扎了13分钟后带着30名官兵的尸体消失在波涛翻滚的海面下。■英国海军“流星”号驱逐舰,在利古里亚海海战中击沉了德军TA24号鱼雷艇。
TA32使用主炮向英舰发起反击,并进行了一次不成功的鱼雷攻击,均无命中,也无法挽救僚舰的命运。“流星”号的炮火准头要好得多,连续击中TA32,冯·加尔岑见势不妙,只能加速撤退,脱离战斗。在炮声停息后,“守望”和“流星”号开始搜救TA24和TA29的落水人员,最后捞起人,随后踏上归途。第10鱼雷艇支队唯一的幸存者TA32形单影只地逃回了热那亚,德国海军此后在地中海战区再没有采取积极的进攻行动。4月25日,当德军放弃热那亚时,TA32被舰员们自行凿沉。结语
年3月18日的利古里亚海海战是二战地中海战场的最后一次海上交战,也是德国海军在二战中的最后一场水面交战,以及英国海军在欧洲水域的最后一次海战胜利。在这场战斗中,2艘英军驱逐舰以独立作战、各自接敌的方式对德军舰队实施连续攻击,取得了击沉2艘、击伤1艘的佳绩,有60名德军官兵殒命,人被俘,而英军方面仅“守望”号受到轻微损伤,无人伤亡,干净利索,堪称完美。利古里亚海战再次证明了雷达在现代海战中的关键作用,德军失利首先在于未能规避盟军海岸雷达的侦测,同时英舰利用性能优良的雷达制造了单向透明的战场态势,从而成功达成了突然性,掌握了战术优势,最终鼎定胜局!■二战时期英国海军战舰装备的雷达设备,先进的雷达技术为英国赢得了明显的战场优势。
了解更多英德海军的战斗故事,敬请阅读本公号精彩文章:
《战舰》海妖之死:年10月22日英德七岛海战始末《战舰》冬日悲歌:年12月28日英德比斯开湾海战始末《战舰》月夜狂飙:年1月28日英德卑尔根海战始末《战舰》假面雷神:二战德国海军“雷神”号伪装袭击舰战记《战舰》阻击“霸王”:诺曼底战役中的德国海军S艇部队《战舰》致命拐点:敦刻尔克大撤退中的基韦特浅滩夜战《战舰》深海红魔:二战德国海军潜艇王牌埃里希·托普小传《战舰》英伦鲨王:二战英国海军头号潜艇王牌马尔科姆·旺克林小传■手机用户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luncar.com/gjxz/8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