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特凯恩岛

英国历史沿革第九期


金雀花王朝世系

五、爱德华一世

苏格兰抗英战争

杜普林战役

(一)尽管在国内日渐孤立,对抗罗伯特·布鲁斯的战场上也继续失利,但爱德华二世依然紧咬牙关,就是拒绝放弃对苏格兰的领主权。就在52岁的苏格兰之狮眼看要熬不到革命胜利就闭眼时爱德华二世那精悍的王后“法国母狼”伊莎贝拉发动军事政变,废黜死硬的爱德华二世,给14岁的王子爱德华三世戴上英格兰王冠。鉴于国王年少时伊莎贝拉和情夫罗杰·莫蒂默掌握的摄政会议根基也不稳固,伊莎贝拉和病势日重的罗伯特.布鲁斯在年罢兵言和,签订《爱丁堡协约》正式承认苏格兰王国的完全独立。了却遗愿的苏格兰之狮在次年6月瞑目而去,享年54岁,传王位于7岁的幼子大卫。10年英格兰王室再次发生政变,17岁的爱德华三世将母亲赶下台后开始亲政。和爷爷一样极富侵略性的爱德华三世一直以来就对母亲强加给自己的那份协约十分不满,不过自己毕竟刚刚亲政,第一要务是巩固执政根基,就在爱德华三世强忍恶气以图后效的时候复仇的机会送上门来。12年以爱德华·巴里奥为首的苏格兰流亡领主在少数英格兰领主的响应下,纠集起一支包括名重骑兵和1名弓箭手的军队,扬言打回苏格兰夺回合法地位和世袭领地。爱德华三世虽没有对他们抱过大的期望,但显然很乐意借此恶心苏格兰人。他一方面狡诈地表示自己还是忠于协约的,英格兰军队绝不越过特维德河,另一方面却接受爱德华·巴里奥的效忠,为其活动大开方便之门。

(二)同年7月爱德华·巴里奥的迷你远征军从约克郡的数个港口扬帆出航,绕过特维德河口登陆法伊夫,进而向珀斯进发。在珀斯南方的俄恩河畔时“还乡团”发现对岸沼泽的高地上,苏格兰摄政马尔伯爵率领的一万多王室军队,已经摆开阵势挡住去路。顿巴伯爵麾下的另一支王军正向他们背后开来,“还乡团”瞬间陷入绝望和互相指责,苏格兰军则坐等友军赶到瓮中捉鳖。“还乡团”虽然不乏徒有其表的老爷,却也有着亨利·博蒙特这样从福尔柯克会战一路闯过来的老将,看出苏格兰人麻痹大意,8月10日晚他派出亚历山大·莫布雷爵士的一小队人马,偷渡过河突袭苏格兰军营地。“还乡团”主力趁乱渡河,迅速抢占苏格兰军侧翼俯瞰沼泽隘路的小丘。以老国王私生子罗伯特·布鲁斯为首的一些领主指责马尔伯爵无能、怯懦、叛国,在血气方刚的年轻人面前,谨慎持重的马尔伯爵只能同意立即发起正面攻击。11日刚刚天明急躁的苏格兰人就拔营推进,一方面地形不利于骑兵冲击,一方面忌惮英格兰弓箭手的矢锋。苏格兰领主们也下马加入方阵的行伍之中,开向被“还乡团”占据的小丘。

(三)小丘之上面对徐徐逼近的一个个方阵,亨利·博蒙特和大卫·斯坦斯伯指挥“还乡团”摆开一个下马重骑兵居中堵住通道,弓箭手分居两翼向前展开的标准“鹤翼”阵,开始向进入射程的苏军倾泻箭雨。凭借前列骑士领主们精良的盔甲和方阵的密集防御,苏格兰王军突破箭雨和“还乡团”重步兵激烈对刺砍杀,自知无路可退的“还乡团”拼死抵抗,终于成功遏制对方的冲劲。乘着战况一时胶着,很可能一度后撤暂避锋芒的弓箭手再次突前,从两翼近距离上猛烈射击苏格兰王军暴露的侧翼。白刃和箭矢双重打击之下,苏格兰前方接战的方阵很快死伤枕籍。而后方不明就里的战友还在不断向前推挤,试图加入战团。苏格兰人的攻势很快陷入彻底混乱,在“还乡团”步步紧逼的攻击下开始互相推怂践踏,在重新上马冲击的“还乡团”重骑兵打击下化为彻底的溃逃。此战“还乡团”一方只有0多人战死,而苏格兰王军的损失达到人,凭借此辉煌胜利的“还乡团”大摇大摆推进到斯特,把他们的头子爱德华·巴里奥拱上王座。这位新王和他被废黜的父亲一样不受欢迎,“还乡团”发现他们继续受到一致的孤立和敌视,12月更在安南遭到依然忠于布鲁斯家族的势力夜袭而损失惨重,不得不逃过特威德河寻求英格兰人庇护。爱德华三世因此亲自援助爱德华·巴里奥,遂引发之后的哈利顿山战役。

哈利顿山战役

(一)罗伯特·布鲁斯在班诺克本获胜后一些苏格兰贵族拒绝宣誓效忠苏格兰的事业,那些没有这样做的人被剥夺继承权且离开苏格兰,在英格兰或法国与爱德华·巴利奥尔联手,希望他能在强大的英格兰人的支持下成为最终战争的胜利者。年的《北安普敦条约》结束罗伯特·布鲁斯击败爱德华二世后的三十多年发生接连不断的战争,次年布鲁斯的去世为被剥夺继承权的巴利奥尔和英国人再次入侵苏格兰提供机会。12年在JohnBalliol和HenryBeaumont的领导下这些人在爱德华三世的全力支持下入侵苏格兰,在杜普林摩尔战役中击败布鲁斯的效忠者,在这一成功的基础上巴利奥尔被加冕为苏格兰国王。然而几个月后在他的新王国里得到的支持非常有限的情况下他在安南遭到大卫二世的支持者的伏击,他们由道格拉斯爵士、莫雷伯爵和管家率领。巴利奥尔逃到英国请求爱德华国王帮助,已经答应把东南苏格兰的所有郡县都让给他作为回报。爱德华放弃一切中立的伪装,承认巴利奥尔为苏格兰国王,并做好战争准备。1年初边境上的气氛很紧张,英国公开准备战争,当巴尔利奥尔于月10日进入罗克斯伯格郡时这些准备工作已经完成。除了那些被剥夺继承权的领主外他还得到许多英国大亨的支持,军队迅速向被围困的贝里克前进,巴利奥尔的行为完全是出于英国的利益。

(二)爱德华于5月1日亲自抵达贝里克,离开菲律宾女王在诺森伯兰海岸安全的班堡城堡。他的盟友和门徒已经在贝里克呆了大约两个月,所以他能够把这个城镇置于严密的包围之下。战壕已经挖好,供水已中断,与内地的通讯也中断。道格拉斯花了时间收集一支国家军队,而不是使用他已经在转移注意力的突袭部队。随着英国国王的到来对贝里克的进攻开始,赛顿进行一次英勇的防御,但到了6月底在陆、海的反复攻击下他的部队已快耗尽。他请求并获得短暂的休战,但条件是他必须在7月11日前投降,作为诚信的保证赛顿被要求交出一些人质,其中包括他的儿子托马斯。苏格兰正面临着和英国在班诺克本之前所面临的情况完全一样的情况,作为民族自豪感的问题道格拉斯将不得不来解救贝里克,就像爱德华二世在年来解救斯特灵城堡一样。守护者花了这么多时间召集的军队此次被迫投入战场,这时失去所有的主动权。然而道格拉斯的部队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国家力量和团结的代表,志愿者来自世界各地,和所有中世纪军队一样军队的确切数量难以估计。然而军队可能至少和在班诺克本的战斗一样强大,甚至更强大,不久道格拉斯开始他迟来的向边境进军。

(三)为了吸引爱德华离开贝里克,道格拉斯于7月11日进入英格兰,这是西顿休战的最后一天。他向东推进来到争夺中的诺森伯兰的小港口特威德茅斯,威德茅斯在英军面前被摧毁。爱德华没有动,由基思爵士率领的一小群苏格兰人费了不少劲,才穿过旧桥的废墟来到花呢河北岸。基思和他的一些手下得以强行进入该镇,道格拉斯认为这是一种技术上的解脱,并给爱德华发了讯号要求他离开。他还威胁说如果他不这样做,苏格兰人的军队将继续向南摧毁英格兰。爱德华又一次没有动,于是道格拉斯向南进军到班堡,也许是希望再次发生前几年导致麦顿战役的事件。无论国王对王后有什么顾虑,他都知道Bamburgh很强大,可以轻易地经受住围攻。此外苏格兰人没有时间建造必要的装备以突击夺取要塞,对于伯威克来说时间肯定不多了。爱德华拒绝将基思进入贝里克视为6月28日协议中的一种解脱,由于休战已经结束且城镇还没有投降,他命令将人质吊在城墙前,以后的每一天将两个人处以绞刑,只要驻军拒绝投降。爱德华的决心产生预期的效果,拯救那些留在西顿的人的生命达成新的停火协议,承诺如果在7月20日星期二之前不解除停火就投降。

(四)爱德华和他的军队在英尺的哈利顿山上驻扎下来,距离贝里克的西北有两英里,这里可以很好地看到小镇和周围的乡村。从这个有利的位置他能够支配所有通往被围困的港口的通道,道格拉斯试图绕过山坡直接向伯威克进军的任何尝试都将很快被淹没。第二天他从西北逼近哈利顿山,准备在敌人选择的土地上作战,这是一个灾难性的决定。哈立顿山在两军之间有一个沼泽,还有一个很大的下坡,有一些悬崖。在苏格兰人前面又有一个上升点,他们还没来得及到达英国人驻扎的地方。HenrydeBeaumont观察到这种做法,他本想在2年12月杜普林摩尔和爱德华在约克相遇时向他们提供关于如何取得胜利的建议。本次所使用的战斗顺序与杜普林所使用的相同,但由于兵力优势而有一些变化。军队分为三个师,包括步兵、步兵和骑士,所有人都准备在防守位置上徒步作战。左边由巴利奥尔指挥,中间由爱德华指挥,右边由国王的叔父ThomasofBrotherton(诺福克郡第一伯爵)指挥。在每个师侧翼的是六个弓箭手的支援翼,装备是英国长弓。弓手在楔状结构中稍微向前投射以提供最大的支持交叉火力,这是后来在克雷西采用的安排。爱德华没有被要求采取进一步的行动,因为如果道格拉斯拒绝战斗,正如谨慎和理智所要求的那样贝里克将会自动倒下。

(五)站道格拉斯的军队也被分成三个师,组成传统的斯丘特朗队形,守护者指挥左翼;罗伯特斯图尔特指挥中央;莫雷第三伯爵JohnRandolph指挥右翼。为了吸引英国人的他们不得不向下坡前进,穿过大片沼泽地,然后爬上哈利顿山的北坡。尽管苏格兰人在斯特林桥和班诺克本证明骑兵的价值,但杜普林摩尔和法尔柯克的战斗表明他们对箭是多么的脆弱,不仅地面坏了,而且当他看着爱德华的弓箭手们时他一定很清楚这不是一场骑兵战役。谨慎的做法是撤退,等待一个更好的机会去战斗,但这将意味着贝里克的失败。战役次日,绝望的贝里克守军出城投降。苏格兰失败。哈利顿山是一些列伟大胜利的开始,而爱德华将弓箭手的长弓和下马作战的重装骑兵结合起来的战法也让英格兰在下一个世纪取得军事上至高无上的地位,其标志就是恢复欧洲大陆的安茹帝国。实际上从失地王约翰之后的几代国王都是在英格兰出生和统治,但他们毕竟还是安茹帝国的后裔,始终怀有恢复故国的梦想。而法国从约翰王手里夺取诺曼底、安茹、阿奎丹等大部分领土后也一直准备席卷安茹帝国的残余领土,彻底把英国人踢下海。

内维尔十字之战

(一)早在年法国就找苏格兰结为同盟共同对抗英格兰,12年的第二次苏格兰独立战争中英军在哈利顿山战役的大胜,又让大卫王子流亡到法国。17年英格兰与法兰西之间的百年战争拉开帷幕,年长期受法国国王腓力六世庇护的苏格兰年青国王大卫二世从法国返回苏格兰,亲自领导在苏格兰地区已经进行近十年的对英战争,从北方威胁英格兰。几年之后的年英军就取得克雷西之战的大胜,9月起对加莱进行围城,法国国王腓力六世强烈要求作为盟友的苏格兰为自己分担压力,以攻击英军后方的方式来牵制对手。腓力六世教说英格兰北方在当时已是“毫无防卫的真空地带”,苏格兰军队可以任意作为。此时的大卫年过20,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他自然不愿放过这个证明自己的好机会。早在8月20日苏格兰军就开始集结,苏格兰上下都自信的认为法国人会好好教训英格兰主力,而自己可以趁机有所作为。9月底苏格兰高地的大贵族们还在珀斯召开一次贵族会议,本部人马初步集结完毕,在克雷西之战的消息传来后他们确定不会在英格兰北部遇到大规模抵抗,决定正式出征。在一路向南的远征中大卫的队伍如同滚雪球一般越聚越多,他们在10月7日穿越两国边境。又花了5天时间攻克卡莱尔以北10英里且位于里德尔河和艾斯克河交汇处的一座要塞,并将所有守军屠杀。这时已经受封这座要塞的权臣威廉·道格拉斯爵士建议苏格兰军队见好就收,但这个建议被心高志大的大卫拒绝,人望不高的年轻君王希望以军功确立自己的威望,并通过掠夺与封赏收买人心。

(二)由于坚信不会遇到大队英军,放松警惕的苏军向着东南方进军。一路上走走停停,连续攻占一些小城堡和乡村,并向沿途城市征收保护费。他们在10月16日下午三点来到位于德拉姆以西1.5英里的一处猎场——贝尔帕克沼泽,在当地扎营后又洗劫当地小修道院院长的库存,盗取一些“最珍贵的稀世珍宝”。他们的下一个目标是英格兰北部的重镇德拉姆,10月16日杜汉许诺向苏格兰军队支付巨额保护费一千英镑,但是要到10月18日才能与付,苏格兰军队同意建议后于当晚在周围驻扎。与此同时被惊动的英军开始有条不紊地行动起来,一直神经紧绷的英国人早就预料到从法兰西回国的大卫会在边境挑衅生事,所以从年初开始军官、神职人员、军需官、王家使者就在伦敦与北方前线之间穿梭不息。北方各个堡垒的塔楼、城墙都被翻新加固,军需官们负责给堡垒,瞭望塔配齐腌牛肉、猪肉、鸡肉、啤酒、干面包等食品和简单的草药。国王也命令镇守北疆的亨利·珀西向苏格兰境内派出间谍收集对方的情报并进行敌后破坏行动,并在北疆安排出色的指挥官来应对紧急情况,他们就是内维尔之战中的英军指挥官约克大主教威廉·佐奇、亨利·珀西、拉尔夫·内维尔和托马斯·罗毕克。当时英军中有一些十分特殊的教会部队——僧侣部队,在整个百年战争期间英国教会不仅以捐款和祈祷支持前线,僧侣们还多次组织武装保卫边疆,对内镇压异端教派并维护地方治安。他们不是骑士团那样的职业武装教团,仅仅是临时组织起来的普通信众和神职人员。但根据教义教士们在被袭击时可以还击,所以约克大主教威廉·佐奇在内维尔之战前组织不少教士入伍。

(三)他们会根据级别与身体状况领取不同的武器,加入不同的兵种。根据15世纪的数据教会临时部队中仅有10%·20%的骑射手和重骑兵,弓箭手的数目则占80%·90%,这和教士们定期练习射箭的传统密不可分。不仅是教士英格兰的王公乃至平民都热衷学习箭术,爱德华三世在16年下诏要求在16—60岁之间所有身体健全的男子都要练习长弓,各个地区都有箭术大师组织箭术训练,在每个周末与宗教节日时他们都应当前往靶场练习射箭。所以在国难当头的危机时刻贵族们想在北方组织起一支有习武传统的队伍并非难事,不过在这支由普通平民和教士为主力构成的队伍中弓箭手的比例占到惊人的70%以上,少数近战部队是乡绅骑士和地主组成的重骑兵,同时期在法国征战的英军重骑兵和弓箭手比例也不过在1:左右。在初步征集人马之后英国人集合两部人马,即来自坎布兰、诺森伯兰、兰开夏郡的人和来自约克郡的人。10月14日由于军情紧急让约克大主教威廉·佐奇没有等待来自约克郡的兵马,就带领着第一部多人率先从里士满出发一路北上。在10月16日不断壮大的队伍来到距离德拉姆10英里,枢机主教的住所毕晓普奥克兰继续等到援兵,并在德拉姆大主教的猎场里扎营过夜。10月17日早晨英军从毕肖普奥克兰开拔,向北面的德拉姆进发。在德拉姆以南6英里处英军后卫遭遇一支人的苏格兰劫掠队,大意的苏格兰人完全没有料到大队的英军会出现于自己的军营附近,他们吓得掉头逃跑,结果被英军骑士和重骑兵大举追杀。

(四)在遭遇战中损失00人后带队的威廉·道格拉斯爵士带着惊魂未定的残兵逃回位于贝尔帕克的大营,并唤醒睡眼惺忪的大卫和还在睡梦中的其他战友。侥幸捡回一条命的道格拉斯告诉大卫国王一支庞大的英军正在靠近己方营地,建议携带大量财物并让苏军及时撤退,保住现有的战利品。但是大卫却坚持认为英国人难以在几周之内集结起庞大的抵抗力量,志大才疏的他自信的认为那些人只是一支小打小闹的地方武装而毫不在意。趁着苏格兰人疏忽大意之际英军继续全速向北进军抢占有利地形,经过斥候的侦察与将领们的部署后全军来到德拉姆以西1英里的一片高地上,并在它的南部布阵。这块南北走向的狭窄高地南高而北低,地面有一定起伏,所以英军的营地是坐南朝北、俯瞰北敌。高地两侧有十分陡峭的洼地和沟谷,其中西部的山坡更加陡峭,近乎垂直。苏格兰军想从西侧仰攻高地必须先小心翼翼地走下坡路,然后爬一段上坡。这样的地形不仅能缩小英军的受敌面,延缓敌军的前进速度,还很好地保护英军侧翼。姗姗来迟且盲目乐观的苏格兰人从贝尔帕克出发向东南方前进,直到在白茫茫的晨雾里看到英军的影子后才接受即将大战一场的事实,他们还只能在对手挑剩的穷山恶水间摆开阵势。

(五)英苏两军都把军队分为三阵,苏军有1.5万人,中军的主力是国王大卫王亲帅的国王卫队、重装骑兵队和长枪兵;左翼指挥官是马奇伯爵和罗伯特·斯图亚特,他带领名来自高地和北方各海岛的轻装部队。由于他本人与国王的矛盾,实际上处于保护营地的后卫位置;右翼有占全军一半的低地的重骑兵和经验丰富的苏格兰长枪兵,他们将负责发起首攻。苏格兰全军的缺陷在于缺乏强有力的远程火力,而且由于是仰攻险地的对手,很多骑兵被迫下马步战。英军只有7人,这支临时组建的平民队伍里弓箭手的比例高得惊人,全军阵后有一队后备骑兵随时待命,准备在平坦的高地上居高临下地俯冲对手。由于英军已经抢占高地上最有利的位置,而且人马也没有集结完毕,所以决定以逸待劳,等待对手来攻。相比之下苏军人数虽然众多但在前哨战中失利,同时巨大的军人数量意味着后勤体系和指挥体系要承担更大的压力,所以英军一直不断在远距离内向对手射击,终于迫使苏格兰人在下午发动攻击。威廉·道格拉斯指挥的苏格兰右翼拉开战役的帷幕,带头向英军左翼发起冲击,但是苏军右翼距离英军距离最远,行军路程最长。正如英军所期待的那样苏军骑兵和长矛兵所经过的地区起伏太大,所以骑兵被迫下马步战,他们也不得不改变前进方向,从坡度略缓的左侧爬坡。这一过程不仅使苏格兰军的队伍更加混乱,而且也延长英军放箭的时间。

(六)一名英格兰弓手一般携带60-72支箭,在不瞄准的情况下如果不能在一分钟里射出10支箭就不是一名合格的射手,而优秀的射手只用-4分钟就能射光所有的箭矢。有着如此高超战技的他们敏捷地拉开弓弦、弯弓搭箭,无数披着皮甲、铜钉甲、皮盔和武装头巾的苏格兰士兵,在如飞蝗般落下的箭雨里倒在血泊之中。右翼的苏格兰人还是在甲胄精良的贵族带领下顽强地杀上山坡,英军也不甘示弱,在步行骑士和重步兵的带领下挥舞着近战武器与敌人短兵相接。由于苏格兰兵在爬坡时消耗太多体力并被长弓大量杀伤,所以过险而不整的苏军阵线已经是一团烂泥,他们只能三五成群、毫无章法地冲向敌阵。英军左翼成功地扛住苏格兰右翼的进攻,两条战线粘着在一起动弹不得。在中路和左翼苏格兰军的攻势则顺利得多,由于地形坡度比较平缓让两路苏军更能维持阵线,一度杀得英军向后退却。其中斯图亚特带领的左翼轻步兵进展更加顺利,亨利·珀西的右路被压迫到比英军中军更靠后的地方,幸亏英军有后备重骑兵杀出及时填补中军和右军之间的空隙,其他的骑兵则前去增援中路与左翼。平坦的地形与较高的地势十分有利于骑兵施展他们的冲击力,在英军骑兵的强力反击下战局发生根本性的逆转。先是斯图亚特带领的左翼轻步兵迅速被打得节节败退,然后是道格拉斯的右翼在精疲力竭后经受不住骑兵的打击而崩溃,他本人也在乱军中被俘虏。罗伯特·斯图亚特见状不妙,在撤退时居心可疑地卷走中军的战马和驮马。

(七)当两翼部队都出现溃退时有国王坐镇的苏格兰中军,还凭借较好的装备与素养与英军顽抗。有许多忠于大卫国王的骑士、伯爵、家臣以及他们的亲属决定以血战报答君王的优待,但是随着露西领主带来的英军预备队从东杀到后苏军中军最终崩溃。苏格兰的皇室总管、大法官、皇家侍从以及三位伯爵和许多骑士战死,许多将士被英军俘虏,包括国王本人在内的许多贵族因为乘马被卷走而无法及时逃离。大卫看到兵败如山倒后明白大势已去,于是也丢盔弃甲逃离战场。据说弃军逃跑的他曾躲在布朗尼河的一座桥下躲避搜捕,但是英军看到他在水中的倒影,从而发现这个昂贵的战俘。大王还在反抗的过程中被弓箭颜射破相,整场战役里大卫的面部两次被弓箭射中。事后外科医生试图将锋锐的箭头取出,但还是有一个箭头深深地嵌入脸骨,让大卫在以后的几十年里深受头痛的困扰。苏格兰方面有多位重要贵族在此次战役中丧生,其中包括另外一位摄政大臣第三代莫瑞伯爵约翰·兰多夫。加之国王被俘让逃回苏格兰的罗伯特·斯图亚特成为唯一的摄政大臣,数十年后他继承苏格兰王位,开创斯图亚特王朝。大卫二世被俘后被送到加莱让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召见以彰威权,苏格兰南部被英军占领,大卫二世建立国王威信的努力以失败告终。

(八)此后他被英格兰囚禁11年,直到年两国和议才以支付高额赎金的许诺被放回苏格兰。苏格兰与英格兰达成10年的休战协议,苏格兰要在十年内分10期支付10万马克的赔款后才获释,但被内忧外患折磨得贫困不堪的苏格兰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大卫顶多只能支付两期的赔款。内维尔十字之战是百年战争中一场不为人知的经典战例,出身平民与教士的英军击败人数更多而且更加善战的苏军,充分体现战备、军事地理、战斗意志与尚武民风的重要性。大卫的被俘标志着法国利用苏格兰牵制英格兰的计划破产,听闻内维尔的胜讯后爱德华三世更加放心大胆地围攻加莱,那里最终成为英格兰野望欧洲大陆的桥头堡,直到年才被法国人夺回。内维尔十字之战后又过了40年,在奥特本之战中亨利·珀西(内维尔十字之战指挥官之一)的曾孙“爆炭”珀西被苏格兰将领詹姆斯·道格拉斯(著名的道格拉斯家族成员)击败俘虏,但詹姆斯·道格拉斯也阵亡于此战。

奥特本之战

(一)年还处于英法百年战争的苏格兰人突然发现他们和英格兰人的停战协议到期了,为了迫使英格兰承认苏格兰的独立,更为了支援传统盟友法国,年8月苏格兰军队同时在东西两个方向入侵英格兰。苏格兰入侵者以烧杀抢掠,破坏土地、堡垒的方式向英格兰争取独立的筹码,苏格兰东路军的统帅道格拉斯二世伯爵詹姆斯于8月14日攻入英格兰东北边境,他本人带着劫掠队洗劫纽卡斯尔和德拉姆附近的村镇。数十年前打赢内维尔十字之战的英军指挥官老亨利·珀西(第二代珀西男爵)的孙子小亨利·珀西(第一代诺森伯兰伯爵)派出两个儿子“爆炭”哈利·珀西和拉尔夫·珀西一同出战,在这种劫掠战中有着匪盗习气的苏军往往全军骑马,不携带重型攻城武器。行动迅速的他们仅满足于获得财物,掳掠贵族并勒索赎金然后回家,但是双方都没料到这样的猫鼠游戏会被演绎成一场精彩的夜战。8月16日苏军来到纽卡斯尔城下,在纽卡斯尔城外的遭遇战中苏军没有遇到强力的抵抗,反而是对手的蓝狮家族旗帜也被道格拉斯单挑抢走,但纽卡斯尔的坚固城防让苏格兰一筹莫展。所以在奚落对手一番后苏格兰人在8月18日凌晨带着战利品开始返程,他们在撤退途中摧毁纽卡斯尔以西的一座小城堡,这无疑暴露他们的动向。所以在同一天里英军骑马从纽卡斯尔附近出发,并在“爆炭”的严厉监督下追赶对手。

(二)8月19日早晨苏军来到奥特本城堡以西一英里的里德河谷里扎营,由于道格拉斯深知敌军会接踵而至,所以战斗不可避免。他下令就地取材,在一个数目葱茏的小山丘上找到一个古代要塞的遗址,构筑营地固守。他还将骑乘的马匹放到里德河边的湿地去饮水吃草,并提前派人把抢来的部分牛羊和战利品运回苏格兰。安顿好部众后苏军又建立围城营地,对奥特本城堡进行一天的敲打。詹姆斯的担心很快应验,急于报仇的英军连续骑行10个小时,在当天晚上七点出现于苏军营地前,这次遭遇是双方始料未及的。赶来的英军由诺森伯兰伯爵亨利·珀西的儿子爆炭·珀西和拉尔夫·珀西共同指挥,全军共计8人,其主力是长期与苏格兰较量的北方城镇军民。在构成上除了传统的封建义务部队外他们中的一部分是东境守卫、亨利·珀西麾下的常备军,在14世纪的6到8月英格兰的东部边疆和西部边疆守卫会分别维持-人左右的常备兵,分别是重骑兵与长弓手。出于防范苏格兰骑行团伙南下抄掠的需要,他们的另一部分以军事合同的签约者,这些契约兵比水平良莠不齐的封建军队更加职业。整支队伍中有名乡绅,骑士和富裕市民组成的重骑兵。除此之外英军大部分是骑马弓箭手,他们配有乘马,可以在赶往战场时节约体力。由于这个优势让他们还可以充当斥候和信使,在战场上作用很大。为了方便参与肉搏战的这些人也会装备小圆盾、佩剑和战斧,并穿着软甲作为主要护具,金属手套和敞面头盔也是必不可少的标配。

(三)詹姆斯·道格拉斯统领的苏军主要由长枪兵、重骑兵与少量骑弓手构成,共计0多人,这是一支传统的封建义务部队。14世纪的一条苏格兰法令规定有10镑以上动产的苏格兰人要备齐全套装备作为长枪兵,护具包括皮手套、羊毛和亚麻填充的软甲以及一顶敞面头盔,进攻武器包括12-14英寸的长枪、腰佩战斧或剑。他们的护具可以对抗刀剑,但要防御威力巨大的长弓时依旧就是勉为其难。因为经济不发达导致苏格兰封建军队装备极不统一而粗劣,这个缺陷让军容不整的苏格兰人在历史上多次吃了对方长弓的亏。苏军中还有少量来自英苏边境和苏格兰南部的长弓手和骑马弓手,高地西部也会提供一些比较传统的猎弓射手,但这些人在战技和数量上完全无法和英格兰同行相抗。也是由于资源相对贫乏且人口较少,苏军的骑士和重骑兵在数量上也不如英军。军事制度与后勤传统导致苏军有作风散漫的弱点,14世纪的苏格兰贵族们经常骑着强壮的战马和旅行马行动。长矛手和射手也会骑着矮马行军,到了战场才会下马步战。大军后面总是跟着抢来的牛羊,看上去像一支游牧军队,所以苏军需要沿着水草茂盛的路线前进。在后勤上他们也很散漫,不像英国人一样用大车运啤酒、面包和干肉,只会擕带一点燕麦片烤制糕点。很多普通士兵直接喝山泉水和溪水,抢村民的牛羊,吃半生不熟的烤肉。这种习惯导致苏军很需要抢劫来解决草料和军粮,其结果是总是有人离队掉队,并容易暴露大部队的行踪。加上都是没有军饷的封建义务兵,所以总是为敲诈洗劫城镇而延误行军,在沿途多做停留。

(四)和南方邻居相比苏格兰军像一支粗犷而纪律欠佳的蛮族军队,以上弱点在历次英苏战争中均有体现。在与苏格兰人的历次较量中英军总结出的经典战法:首先要依托城堡延滞敌人;其次就是要在野战中,以步行骑士和重步兵组成军阵核心,两翼布置长弓手向斜前方射击;阵后保留一支骑兵预备队,负责机动支援或追杀残敌。这种打法的特点就是兵种配合、稳扎稳打,对于缺乏远程火力的苏军而言这样的组合十分致命,越来越多的英格兰弓箭手骑马进一步压缩苏军的灵活性。苏军想战胜英军就必须利用对手的破绽,比如步骑兵不协调,长弓手无法施展,还有地形限制,还要用好有限的骑兵和突击步兵。战役如果在白天开打那么英军很有可能复制之前的胜利,但是在年8月19日的夜晚双方借着落日的余晖和薄凉的月光开战,这给战局增加不确定因素。英军斥候给珀西带去错误情报,让珀西以为对方只有人,从而做出轻敌的判断。要是等到次日早晨开战时英军的体力能得到补充,而且长弓手将有机会大显神威,但是苏军可能会连夜逃跑。如果立即出战的话英军则能用人数和出其不意的优势压制苏军,急躁的珀西不想放走对手,骑行一整天之后疲劳的英军已经队形不整。再加上低估对方人数,所以他并没有立即开战,而是重整队形并采用背离传统的作战计划。

(五)其实苏格兰人并没做好夜战的准备。当远方传来“珀西、珀西”的战吼时正在睡觉和吃晚饭的苏格兰士兵匆忙地起身披挂铠甲,但在一片混乱中只有半数士兵全副武装起来。苏军统帅道格拉斯伯爵和其他贵族还穿着长袍进行晚宴,伯爵本人甚至没来得及扣紧铠甲的搭扣,也没有给头盔加上面罩就前去维持军队的秩序。但在经历初步的混乱之后事先侦查过战场,对地形早有了解的伯爵迅速稳定全军,他们趁着英军的喘息之机较快的完成列阵。凭借着人数优势的珀西在亲率主力发起正面攻击的同时,派遣托马斯·乌穆弗拉维尔爵士带领一队人马进行分兵。这些英格兰人需要兜一个大圈子,去劫掠苏格兰军营,阻断对手的退路。自信的英军主力则在用箭雨洗礼对手前就冲向敌阵,好在他们正面攻击也迅速奏效,苏军被压制地连连后退。但是詹姆斯·道格拉斯在开战前一天就侦察过附近的地形,当苏军向营地的方向后退时。他亲率精锐骑士和重骑兵从西北面一座小山坡后的小道迅速前进。他们错开英军的包抄部队,快速杀向英军右翼。借助茂密的树林、夜色还有正面战场的喊杀声的掩护,他们不声不响地赶到英军侧后方。突然从林木间杀出的苏格兰骑兵展开12面苏格兰旗帜,并用此起彼伏的战吼喊出英军心惊胆战的名字——道格拉斯,在英军还没反应过来时苏格兰人就挥舞着战斧和宝剑突入长弓手的队伍中大开杀戒。

(六)分兵劫营的英军在绕了一大圈后仓促开战,由于没有侦察过战地导致乌穆弗拉维尔匆忙冲进仅有少数牧童和仆人、堆满辎重的苏军营地。在黑夜中这些英军仅仅隐约听到喊杀声,而不知道主战场上究竟发生什么。也许是正面的血战令他们恐惧,又或者是不经抵抗就轻松到手的营地也让他们害怕遭到伏击,在经过紧张的等待后与主力失联的他们因为不明原因原路折返。途中还有一些英军迷路,最后被战胜的苏军捕杀。如果他们能大胆地从阵后杀出给苏军以抽心一击,整场战争的结局将大为不同。与此同时道格拉斯的侧翼攻击起了作用,在他的强力突袭下英军的右翼很难被重整,这队骑兵吸引不少英军的注意力,否则苏军阵线的后退就险些变成溃退。月光下两军战士仅能看清身边的人,而看不到更远的地方,所以英军长弓手会因看不清目标而无法有效射击。英军一开始就没考虑远程打击,而是直接冲上去肉搏,这让疲惫一天的英军更加疲劳。虽然苏军一半人没来得及披甲,但既然长弓的威胁不复存在,那么休息较好还吃过晚餐的他们自然更能经受住肉搏的考验。他们靠着体力优势努力维持队形,并将长矛的近战优势发挥出来,结果自然是苏格兰军阵里的步行骑士和重骑兵们带着长矛兵反推对手。在黑夜的混乱中有的英国长弓手想根据声音射杀敌军,不过当黑暗里传来英语的咒骂声与哀号声后他们意识到自己误中战友。

(七)当乌云被风吹散后短暂休息过的斗士们又开始新一轮的厮杀,这样的战斗持续数个小时,不断有战士滑倒在血泊中,被自顾不暇的敌人与战友踩踏,刀剑碰撞的刺耳音响与士卒的惨叫哀号交织在一起。激战中勇猛杀敌的詹姆斯吸引对手的注意,他挥舞着双刃斧在英军中杀开一条路,并逐渐冲向英军阵型最密集的地方。由于突击得太勇猛导致三支长矛同时从不同方向刺向他,没来得及穿全套铠甲的詹姆斯受了重伤,倒地后再也没有站起来。英军因为看不清对手身份而果断的给他致命一击,由于战斗发生在黑夜之中,所以苏军也不知道他们已经失去最高指挥,因而士气没有受影响。他们依旧摸索着奋勇杀敌,在两个方向上用肉搏战死死缠住对手。随着8月20日早晨的来临后朝霞映亮天际,越来越多的英军看到中路和右翼阵型破碎,于是他们弃阵逃跑。爆炭珀西和他的兄弟拉尔夫在战役中被俘虏,因为他们的鲁莽让21名骑士战死,1多名英军或死或被俘虏。苏格兰人找到自己主帅的尸体,披挂不全的盔甲早就被人全部夺去,他们的伤亡主要发生在追击战的途中。撤往奥特本城堡的过程中一些左翼的英军保持较好的秩序,反杀名苏军,甚至还俘虏其他名,因追击过猛而与主力脱节的苏军。在种种因素的作用下鲜有胜绩的苏格兰人终于拿下一局,一直对苏军保持压制势头的英军尝到轻易夜战的苦果。双方的下一次大规模交手也等到14年后,那一次指挥英军的依然是爆炭珀西。白昼作战让苏格兰人不再幸运,珀西轻易的为自己挽回名誉。奥特本之战共有名英格兰人被捕,人丧生;名苏格兰人被捕,人丧生。

六、爱德华二世

人物生平

(一)爱德华二世(4年4月25日—年9月21日)在4年4月25日生于威尔士的卡纳芬城堡,因而也被称作卡纳芬的爱德华,他是爱德华一世第四子。爱德华出生后由一名乳母照顾,他几乎不认识他的亲生母亲埃莉诺,后长期与父亲在加斯科尼居住。年爱德华一世死后爱德华二世即位,但他根本不关心也不愿管理这个强大的国家,因此大权落在爱德华二世的最亲密朋友和情人皮尔斯·加弗斯顿的手中。爱德华二世因为把康沃尔伯爵领地赐给加弗斯顿而引起贵族不满,年以爱德华二世的侄子兰卡斯特公爵托马斯为首的贵族们结成同盟反对国王。年该贵族集团成功迫使爱德华二世成立一个改革委员会,委员会拟出一套限制国王权力的条例并为国会所通过。在贵族的强烈要求下爱德华二世把加弗斯顿逐出国外,但后来又偷偷接回,结果加弗斯顿在年6月被愤怒的贵族们处死。爱德华二世于11年力劝教皇克雷芒五世任命其宠臣伍斯特主教沃尔特·雷诺兹为坎特伯雷大主教,但后来他又与雷诺兹关系决裂。年爱德华二世率领一支庞大的军队讨伐苏格兰国王罗伯特一世,企图再度将北方邻国置于英格兰统治之下。然而在班诺克本战役中英格兰大军被苏格兰人打得人仰马翻,爱德华二世名声受损,从此更加受到贵族摆布。

(二)年兰卡斯特的托马斯已是大权在握,该年英格兰甚至面临苏格兰入侵的危险,罗伯特一世带兵进入英格兰境内,并派其弟爱德华·布鲁斯征服英格兰属地爱尔兰。年爱德华·布鲁斯已宣布为爱尔兰国王,此时爱德华二世又有两个新的宠臣——德希彭斯父子,他为他们分封土地的做法受到贵族们的激烈反对。年国会宣布放逐德斯彭瑟父子,而爱德华以武力支持德斯彭瑟。兰卡斯特的托马斯领导贵族发动叛乱,结果被爱德华二世打败并遭处决(年),爱德华二世因这次军事成功摆脱贵族长期的控制。12年爱德华承认罗伯特一世为独立的苏格兰王国的国王,从而实现两国的和平。德斯彭瑟父子的飞扬跋扈引起爱德华二世的王后法兰西的伊莎贝尔不满,年伊莎贝尔回法国安排儿子的婚事,在那里她成为一个因反对德斯彭瑟而被爱德华二世放逐的青年贵族罗杰·莫蒂默的情妇。年伊莎贝尔与莫蒂默率领流亡贵族入侵英格兰,他们的活动很可能受到伊莎贝尔的哥哥法国国王查理四世的支持,入侵者与爱德华二世的国内反对者取得胜利,他们将德斯彭瑟父子处决。

(三)德希彭斯父子指温切斯特伯爵老德希彭斯和其子小德希彭斯爵士,老德希彭斯是爱德华二世宠臣加弗斯顿的支持者,后者倒台后成为国王的亲信,第二代兰开斯特伯爵托马斯掌权后离开宫廷(年)。小德希彭斯从11年起任爱德华二世的内侍,年任王家司库。因渐得宠于爱德华二世遭贵族嫉恨,后又企图侵占威尔士南部地区建立一个公国遭当地贵族的武力反抗。年8月与其父同被放逐,次年托马斯在巴勒布里奇战役中被杀后又被英王召回。老德希彭斯被封为温切斯特伯爵,小德希彭斯则利用王家司库之权将一些地区的税收纳为国王私有。年9月当法兰西的伊莎贝拉王后与罗杰·莫蒂默从法国率军攻入英格兰时与国王爱德华二世一起从伦敦逃走,后父子先后被抓获处死。年1月国会废黜爱德华二世,王后逼爱德华二世把王位传给他们的儿子爱德华三世,将众叛亲离的爱德华二世关进大牢。年9月伊莎贝尔命人杀害爱德华二世,之后被葬于格洛斯特大教堂。

伊莎贝拉王后

(一)年伊莎贝尔出生在巴黎,她的父母是法国国王菲利普四世和纳瓦拉女王胡安娜一世,她的兄弟路易、菲利普和查理在后来成为法国和纳瓦拉的国王。伊莎贝尔十二岁时来到英格兰,当时国王与王国中势力强大的男爵派系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她的新丈夫给他最喜欢的康沃尔伯爵皮尔斯·加弗斯顿施以恩惠,损害王国的旧贵族。然而伊莎贝尔早年支持她的丈夫,利用她与法国宫廷的关系建立自己的权威。伊莎贝尔无法接受这个新宠,年夫妻关系濒临破裂。伊莎贝尔出生于统治欧洲最强大王国的卡佩家族,她的父亲菲利普国王是一个奇怪的冷酷的人,因为他的美貌而被称为"美男子"。他的母亲纳瓦拉女王胡安娜一世在年突然去世,当时伊莎贝尔还不到10岁。伊莎贝尔是在卢浮宫和西岱宫长大的,由她的保姆泰奥法妮娅·德·圣皮埃尔抚养让她接受良好的教育,学会阅读并养成对书籍的兴趣,她一生都保持着这种兴趣。按照当时的惯例菲利普的子女都是出于政治原因而早婚,法国国王菲利普四世和纳瓦拉女王胡安娜一世的唯一幸存的女儿法兰西的伊莎贝尔在欧洲舞台上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早在年法英停战谈判期间当时只有两岁的伊莎贝尔就被许配给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的继承人,意在解决法国和英国之间关于英国国王加斯科涅的大陆属地以及对安茹、诺曼底和阿基坦的要求的矛盾。教皇卜尼法斯八世亲自督促婚事使婚约陷入僵局。

(二)年为了巩固停战协议的缔结,英王娶了伊莎贝尔的亲姑姑年轻的玛格丽特公主为妻。10年尽管英国国王对来自法国的大舅子表示友好和爱的抗议,但他希望不再对他的大舅子做出承诺,因为他现在正在考虑为他的儿子与西班牙联姻,同年在永久休战确认后不久伊莎贝尔公主与爱德华王子被宣布订婚。年2月25日爱德华二世与伊莎贝拉在威斯敏斯特举行加冕仪式,但是她的自尊却被爱德华二世的宠臣皮尔斯·加维斯顿所羞辱,并且加冕典礼所用纹章并不是伊莎贝拉与爱德华二世的纹章,而是加维斯顿与爱德华二世的纹章。皮尔斯捧着爱德华二世的王冠,如同战神一样走在队伍前列,这让法兰西的观光团伊莎贝拉的哥哥查理(即法王夏尔四世)感到愤怒。尤其是伊莎贝拉的叔叔咒骂爱德华二世,并恶心他这种行为,然后愤然离去。在加冕典礼之前年轻的王后曾向父亲菲利普四世写信抱怨自己受到的待遇,爱德华二世将伊莎贝拉的叔叔的礼物和王后嫁妆的一部分转送给加维斯顿,这让年轻的伊莎贝拉感到羞辱。年春伊莎贝拉首次怀孕,和爱德华前往英格兰北部约克郡,加维斯顿逃到卡伯勒城堡避难。兰开斯特伯爵和贵族们准备除去这个祸害,在兰开斯特伯爵带领下他们处决加维斯顿,在沃里克受审并砍处死加维斯顿。

(三)爱德华二世十分宠爱加斯科涅骑士皮尔斯·加维斯顿和休德斯·彭瑟父子,曾经说加维斯顿犹如自己兄弟一般。在年加维斯顿被兰开斯特伯爵和沃里克伯爵处死和加维斯顿处死后的12年王后与国王的夫妻关系还不错,11-年两口子还访问法国。年生下爱德华三世,年生下康沃尔伯爵约翰,年生下埃莉诺,年生下公主琼。即便是内战期间伊莎贝拉也是站在爱德华二世的立场,尽妻子的本分。年伊莎贝拉回法国期间向父王腓力四世揭发三个嫂嫂涉嫌私通,即奈斯勒塔事件,这也导致她的大嫂玛格丽特和三嫂布朗什被判终身监禁。作为王后的伊莎贝尔面临着许多挑战,她的丈夫与他最喜欢的皮尔斯·加韦斯顿以及后来的小休·德斯潘塞有着密切的联系,爱德华将发现自己与国内的男爵们发生冲突,特别是与他的堂兄兰开斯特的托马斯(他叔父的长子),同时继续与苏格兰的战争,这是他父亲统治时期的遗产。利用自己在英国宫廷的支持者,同时也利用法国宫廷的支持者,伊莎贝尔将试图在这个混乱的政治环境中找到自己的道路。如果她与加韦斯顿结成的联盟将被证明是积极的,那么落入反对派男爵手中的宠儿的死亡将使她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而当爱德华为了向他的敌人复仇,利用与德斯宾塞家族更残酷的联盟时,伊莎贝拉又发现自己与她的丈夫国王以及新宠小休都有冲突。

(四)伊莎贝拉的地位逐渐稳固,年11月1日她生下一个男婴(后来的英王爱德华三世)。伊莎贝拉意识到丈夫是有勇无谋之人,她作为英格兰的王后不得不在国王与贵族之间谈判,她成功为王国赢取和平。但是她的丈夫很快将她的付出白费,年班诺克本战役中爱德华二世率领4万军队入侵苏格兰被罗伯特布鲁斯击败,英格兰失去苏格兰的控制权。北方受到苏格兰的威胁,爱德华二世与兰开斯特的不和使王国陷入混乱。-年英格兰粮食歉收、畜疫爆发、社会骚乱,爱德华二世依旧花天酒地,他很宠爱休德斯·彭瑟父子并给予他们威尔士的领地,这让贵族们无法容忍。伊莎贝拉一面尽妻子和王后的义务,一面监视他们借着国王的恩宠四处敛财。王后刚生下第四个孩子,她要尽王后的义务与贵族们周旋,说服丈夫放逐休德斯·彭瑟,避免王国内战,她赢得短暂停战。年10月伊莎贝拉前往坎特伯雷的途中,经过一天的艰辛她来到肯特海岸的要塞利兹堡过夜,而城堡的主人是反叛者巴铎斯莫尔。他有事外出,他的夫人留守城堡,她对于伊莎贝拉的到来感到吃惊,拒绝让王后入内。本来让王后过夜是十分荣耀的事情,伊莎贝拉从未失去威严,她在寒风中受冷,让手下强行闯进去,城堡上的弓箭手回击。几分钟的时间,王后的士兵就战死六人,伊莎贝拉在立兹堡的遭遇使爱德华二世向反叛的贵族们写信,对于王后的野蛮待遇是叛国行为。爱德华二世率领大军攻打利兹堡,巴铎斯莫尔夫人投降,她的孩子和她被成为囚犯被关押在伦敦塔,她的士兵被吊死,这一刻反叛的贵族意识到爱德华二世要决一死战。

(五)年月在约克郡桥头兰开斯特伯爵被爱德华二世击败,他一洗多年的耻辱,兰开斯特砍下加维斯顿的头,国王下令他也要受到同样的待遇,虽未公正但伯爵血债血偿。英格兰的监狱里关押着贵族们的妻儿,爱德华用残暴统治着英格兰,伊莎贝拉也尽了王后的义务。但是在年法王夏尔四世一直扬言夺走加斯科涅地区,加斯科涅地区在法国西南,英王爱德华一世时期围绕加斯科涅地区与法国宣战。英格兰的贸易与加斯科涅地区有重要关系,这对于英格兰不止是欧洲大陆最后的领土。爱德华二世宣布逮捕英格兰境内的法国人,因为他们是敌人的同盟,休德斯·彭瑟趁机抢夺伊莎贝拉的财产。爱德华二世给予王后很差的待遇,并扣押妻子的法国侍从与仆人,让她与孩子分离,这些行为使伊莎贝拉对于爱德华二世由忠诚爱变成仇恨。但在与法兰西解决争端的问题上爱德华二世与休德斯·彭瑟选择让王后与她的哥哥夏尔四世谈判,年月9日伊莎贝拉离开英格兰,她成功和查理达成协议。但是这时爱德华二世不愿离开英格兰,不愿向比他年轻的夏尔四世低声下气,于是伊莎贝拉提出让他们12岁的儿子威尔士亲王、阿基坦公爵温莎的爱德华与法国签订协议,以示对于法王夏尔四世的尊敬。小爱德华向夏尔四世效忠,协议签订后爱德华来信让妻子和儿子回国,但伊莎贝拉不愿回到危险的国度,有儿子在手中可以对抗丈夫的统治。

(六)年底王后犯下在爱德华二世和当代一些人看来的不可原谅的罪行,或许是对于丈夫的失望,与国王的政敌罗杰·莫蒂默结成政治联盟。罗杰·莫蒂默是-年反抗爱德华二世的贵族之一,叛乱失败后被囚禁于伦敦塔,后逃到法兰西受到法王夏尔四世的庇护。伊莎贝拉与他成为情人,按照中世纪的法律王后出轨在道德上是不忠也是叛国行为。年2月爱德华二世得知妻子的不忠后暴跳如雷,要求法王夏尔四世将伊莎贝拉送回英格兰并重罚莫蒂默,法王夏尔四世称不会驱逐伊莎贝拉。爱德华二世写信给罗马教皇若望二十二世,希望教皇向夏尔四世施压,教皇以绝罚威胁夏尔驱逐伊莎贝拉。夏尔只好就范,伊莎贝拉新生怨恨,不光要除去休德斯·彭瑟,还要除去她的丈夫。她安排爱德华三世与埃诺伯爵威廉之女菲莉帕订婚,从而得到军队与战舰,法王夏尔四世也资助伊莎贝拉一笔钱。年9月爱德华二世的声誉支持率到达最低点时,22日伊莎贝拉与情人罗杰·莫蒂默率百艘战舰驶往英格兰,以儿子的名义讨伐丈夫。在人们受苦的时候王后的到来使人们反抗爱德华二世,兰开斯特伯爵亨利也起兵响应,爱德华的势力瓦解,他逃亡威尔士被擒时是狼狈不堪的模样。休·德斯彭瑟被阉割,而后处以绞刑。年1月伊莎贝拉废黜自己的丈夫并拥立自己的儿子爱德华三世为王,-10年成为英格兰实际掌权者,使她被称为“法兰西母狼”。她的婆婆(埃莉诺王后,爱德华一世之妻)和儿媳埃诺的菲莉帕(爱德华三世之妻)都被称为中世纪英格兰贤惠的王后,她被称为法兰西母狼。

(七)爱德华二世被废后被关押在格洛斯特郡伯克利城堡,兰开斯特亨利要求他宣布放弃王位,明确指出如果不让爱德华三世继位。那很有可能让一位非金雀花王室的人继位,爱德华决定为王国牺牲,宣布退位让贤。爱德华三世即位后英国的朝政自然掌握在伊莎贝拉和她的情人莫蒂默手中,或许是对自己的同性恋丈夫太过愤恨,或许是出于某种不可告人的政治图谋,伊莎贝拉并不满足于仅仅囚禁爱德华二世而是决定斩草除根。年9月伊莎贝拉收买几名狱卒,这几名狱卒在深夜刺杀爱德华二世。年2月1日爱德华三世在威斯敏斯特加冕,但他尚且年幼由伊莎贝拉摄政。伊莎贝拉和罗杰莫蒂默在掌权之间不至于满足金银财富,而且兼并土地敛财,这让爱德华三世不满。他本是站在母亲的立场,但是他反感母亲对于父亲的背叛并且让情夫摄政。10年爱德华三世发动政变,在诺丁汉城堡潜入地道,率领贵族与骑士杀死守卫的士兵。他并没有进门,让骑士们冲进去抓住莫蒂默。莫蒂默被宣布14项罪名,其中就有谋害前任国王,篡夺新王权利,被判处叛国罪,最后将莫蒂默绞死。爱德华三世对伊莎贝拉并没有施加任何过火的惩罚,伊莎贝拉只是失去参与政治决策的权力,却始终没有失去国王生母应该享有的全部待遇。爱德华三世不仅给她颐养天年的场所,还给不少钱财和生活用品。在处理对法问题上爱德华三世不止一次征询母亲意见,依旧仰赖母亲的政治智慧,所以爱德华三世对母亲的同情超过憎恨。年8月22日,伊莎贝拉去世,归葬伦敦,按遗愿与爱德华二世的心脏合葬。

七、爱德华三世

人物生平

(一)爱德华三世(年11月1日—年6月21日)是爱德华二世的儿子,年11月1日生于伯克郡温莎。其母法兰西的伊莎贝尔与情夫第一代马奇伯爵罗杰·莫蒂默合谋废黜爱德华二世后成为英格兰的实际统治者,马奇伯爵获得大量封地(包括著名的登比封地)后在英格兰飞扬跋扈。年2月父王遭废黜后爱德华三世由坎特伯雷大主教沃尔特·雷诺兹(此人是爱德华二世的宠臣之一)加冕为英格兰国王,实权被摄政的太后和其情夫马奇伯爵掌握。然而爱德华三世很快聚集起实力惩罚杀死他父亲的人,10年爱德华三世亲政,立刻下令处死罗杰·莫蒂默并没收其财产(但年他又重新将马奇伯爵的爵位授予了罗杰·莫蒂默的孙子)。12年爱德华三世派兵支援苏格兰流亡贵族爱德华·巴里奥,在杜普林战役取得胜利,并在苏格兰的斯特林自立为王。然而这位新王和他被废黜的父亲一样不受欢迎,“还乡团”发现他们继续受到一致的孤立和敌视。12月更在安南遭到依然忠于布鲁斯家族的势力夜袭而损失惨重,不得不逃过特威德河寻求英格兰人庇护。

(二)1年爱德华三世亲自率军支援,在哈利顿山战役大破苏格兰军,巴里奥的权利达到顶峰,势力范围达到苏格兰东部的较大区域。14年初巴里奥与英格兰签订协约,出让苏格兰领土中的八个郡。爱德华三世然后“慷慨”的把这八个郡分封给巴里奥,但是是以英格兰贵族而不是苏格兰国王的身份领有这些土地。协议内容曝光后苏格兰贵族和民众对巴里奥政权的反抗剧增,14年第三代莫瑞伯爵约翰·兰多夫从法国返回苏格兰领导军事行动,战局开始转变,9月巴里奥退出苏格兰到英格兰暂避。巴里奥在此后数年内屡次重返苏格兰,但每次都是跟随英格兰军队行动。他本人的傀儡性质也显露无遗,甚至在驻扎的要塞,军队指挥权也是牢牢把握在英格兰贵族军官的手中。而这位“苏格兰国王”则毫无权柄,英格兰军队不能守备的地区,完全不承认巴里奥,仍然支持远在法国的幼君大卫二世。17年英法百年战争爆发,英格兰从此没有力量再组织大军进入苏格兰,巴里奥也随之失势。

(三)16年为报复法国国王腓力六世侵犯在佛兰德的英国商人,爱德华三世曾下令禁止向法国出口羊毛。由于对腓力六世继承法国王位不满(爱德华是法国卡佩王朝最后一代国王查理四世的外甥)让爱德华三世对法国怀有越来越大的敌意,17年爱德华三世正式自称为法国国王,直到年每个英国国王也都自称是法国国王。他旋即联合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路易四世拼凑一支反法力量,当18年腓力六世宣布没收他在法国的一切领地时爱德华的怒气爆发了,19年和年他从法国北部发动两次失败的进攻尝试,年6月英国舰队在斯鲁伊斯海战中大获全胜。但军费开支过于巨大使爱德华三世无力持续作战,年他甚至宣布破产,导致佛罗伦萨的两家大银行倒闭。年爱德华三世携长子黑太子爱德华卷土重来,在克雷西会战中打败法军。这次战斗是杰出的将领黑太子爱德华初次亮相。到年爱德华三世已攻占法国重镇加来,并准备进军巴黎加冕,年他拒绝竞选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邀请。年英军在普瓦捷会战中再度取得大胜并俘获法国国王约翰二世,爱德华三世即与法国贵族各有盘算的签订加来条约,控制法国北方的大片领土,但承诺放弃法国王位。

(四)年爱德华三世再次入侵法国围攻兰斯,而后更推进到巴黎,在那里他与法国摄政王太子查理(后为国王查理五世)签署布勒丁尼和约。年他在法国封黑太子爱德华为阿基坦公爵,年查理五世正式即位后拒绝承认加来条约,爱德华就又开始使用法国国王的称号。但查理五世是一个难以对付的对手,他采取不少有力度的改革措施,同时在法国出现迪·盖克兰(贝特朗·杜·盖克兰)这样的优秀将领。爱德华三世的战争计划从此就开始失利,他的扩张活动到此为止。年爱德华三世统治之下的英国遭受有史以来最大的灾难之一——黑死病,他颁布一些法令来强迫人们继续劳动。15年英格兰国会通过法案,禁止民众向教会法庭上诉,向教皇交纳什一税。年爱德华三世创立嘉德骑士团,嘉德勋章骑士团最初的成员只有英格兰国王、威尔士亲王(王储的封号)和另外24位成员,他们每个人都佩戴蓝色的吊袜带作为装饰。爱德华三世是一位明君,但在统治的最后十年患上中风,在晚年变得昏庸并受到情妇佩雷斯夫人的控制,也是在这时被认为是异端的罗拉德派宗教改革运动盛行起来。年6月21日爱德华三世去世,由于黑太子爱德华在年6月8日去世,由黑太子爱德华的儿子理查二世继位。

黑太子爱德华

(一)黑太子爱德华是爱德华三世与埃诺的菲莉帕的长子,10年6月15日生于牛津郡伍德斯托克。黑太子是英法百年战争第一阶段中英军最著名的指挥官,其绰号的来由有二说,一为因其常穿黑色铠甲故被称为“黑太子”;二说为因其对阿奎丹公国洗劫,又在阿奎丹放纵士兵横行不法,法国人认为他心肠黑,故称之为“黑太子”。他的妻子是他的堂姑母肯特琼安,生有二子——长子爱德华(夭折)和次子理查(后为理查二世)。10年爱德华三世推翻其母法兰西母后伊莎贝拉王后与其情夫摩德莫的统治后掌握实权,年法国卡佩王朝绝嗣,爱德华三世以自己是法国国王美男子腓力四世的外孙要求继承法国王位。年出兵法国,16岁的黑太子随父并肩作战。其间发生著名的克雷西会战,法国骑兵组织15次冲锋,均被黑太子指挥的长弓手击退,最终英军大胜。在战后清理战场的过程,爱德华三世父子发现法国盟军波西米亚老国王卢森堡的约翰的尸体,此人是个盲人,但是作战异常勇敢。太子被他的精神感动,摘下他头盔上的羽毛装在自己头盔上。太子此举又进而感动爱德华三世,他认为这是他儿子壮丽人生的开端。年9月黑太子率1英军扫荡法国,从波尔多出发越过加龙河到达法国中部,深入劳瑞谷地。在他返回格斯肯尼的过程中遭遇法王“好人约翰二世”率领的8法军拦截,双方在普瓦捷展开大战。

(二)尽管法军在人数上占据明显优势,但仍没能摆脱克雷西之战的命运,再一次遭到英国长弓手的痛击。结果法军大败,法王约翰被俘并被押至伦敦。年英王爱德华三世和法王约翰签订布莱提格尼条约,在得到法国大片土地后放弃索要法国王位。同年根据布莱提格尼条约黑太子受封法国阿基坦公爵,英法之间战争告一段落。黑太子同时热衷于西班牙事务,支持残忍的佩德罗一世为卡斯提利亚国王。年在纳胡拉之战取得大捷,生擒法国元帅贝特朗·杜·盖克兰。然而黑太子撤军后佩德罗并没有及时履行报销军费支出的承诺,他很快又被亨利二世(恩里克二世)篡位并杀死。介入西班牙事务在战略角度不仅失败,而且损失巨大。黑太子的军事行动招致内战和最终获胜的亨利二世的仇恨,新的卡斯蒂亚舰队在数年后控制英吉利海峡,并打得英格兰人心惶惶。年黑太子希望能通过在阿基坦征收新税来弥补西班牙失利的损失,遭到领地民众的严重抗议。阿基坦人厌恶黑太子的残忍好战,感情上与新任法王查理五世接近,于是向查理五世提出诉求。由于受到布莱提格尼条约的限制,查理五世仅要求黑太子在法国议会上解释他的行为,但是黑太子给予的答复是他将率领6万英军参与法国议会辩论,于是英法战争又起。

(三)此次战争沦为对法国平民的抢劫与屠杀,爱德华三世父子向来所称的“为了骑士精神的荣耀”彻底宣告是个谎言。而在这次战争中黑太子由于在西班牙感染疾病而不能骑马,只能被抬着辗转于法国的一座座城市。年黑太子指挥英军在法国利穆赞省首府利摩日展开大屠杀,他令城里所有男女和孩童都站在他的面前,观看他们被英军杀戮。在一系列倒行逆施之后黑太子疾病加剧而返回英国,法国的事务由其弟兰开斯特公爵冈特的约翰接手。他没能扭转英国在法国的颓势,法国上下在查理五世的带领下不进行主力会战,而以大规模游击战争的方式展开收复失地的斗争。而英军在转战过程中,一仗没打就损失一半兵力却毫无进展。随着国外的失败让英国国内也爆发危机,一方面因为黑死病,一方面因为长期战争导致的农民、平民负担加重。年英国议会分裂为两派,一派奉黑太子为代表,成员主要是平民,他们中很多人曾是出色的长弓手;一派以冈特的约翰为代表,成员主要是各地贵族。国王爱德华三世已经尽显老迈之态,失去对政局的控制。

(四)黑太子由于疾病而无法参与政治斗争,他过着一种比武和狩猎的骑士平凡生活,这些使得冈特的约翰成为政局的实际控制者。冈特的约翰的统治不能顺利展开,因为其兄的影响力太大。年平民在议会发起反对冈特的约翰的斗争,冈特的约翰党人被判有罪,但是在判决即将宣布前一刻“平民的伟大捍卫者”黑太子去世。年老迈的爱德华三世去世,王位由黑太子的十岁独子波尔多的理查继承,称理查二世。年法王查理五世去世,查理六世上台。由于英法国王都处于弱龄,两国休战。理查二世继承其父残忍、严苛的性格,同时与其父一样爱好奢华和排场,他在位期间没能处理好与议会的关系,特别是与冈特的约翰的关系(他流放冈特的约翰之子亨利波林布鲁克,后者处处与他作对)。理查残忍的统治遭到举国痛恨,年亨利波林布鲁克迫使理查在伦敦塔退位。亨利随即即位,称亨利四世,创立兰开斯特王朝。退位的理查被囚禁在兰开斯特郡,不久被亨利派人暗杀。这场于14世纪中后期开始的黑太子与冈特的约翰的斗争,到了15世纪终于以约翰冈特之子亨利四世的继位而告结束。

冈特的约翰

(一)冈特的约翰(年—年)是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与埃诺的菲莉帕的第三子,年生于法兰德斯的冈特。他是理查二世的叔叔,因为侄子年幼,故此在(年—年)年间代他治理国家。他的长子亨利四世、孙子亨利五世和曾孙亨利六世先后当上英格兰国王,亨利六世被推翻后他的一个私生子的后代亨利七世又重新夺取王位建立都铎王朝。2岁受封里奇蒙伯爵,19岁时当英格兰欲收复并保有其在法国的领土而在法国作战时他参与战争并表现极为英勇。除军事才干外他也是一名能干的外交官,曾于年和苏格兰缔结一项重要的和平协议。年他和兰开斯特公爵亨利的女儿兼继承人结婚,从此开创兰开斯特家系。冈特的约翰于爱德华三世统治末期与其兄爱德华黑太子争夺政治权力,冈特的约翰利用爱德华三世的情妇排斥其兄爱德华黑太子,并且在黑太子与爱德华三世相继死亡后年成为年幼的英格兰国王理查二世的摄政。他是宫廷派领袖之一,努力抗拒王权的被侵害。他是宗教改革家威克里夫的支持者,不过他本人并不赞同威克里夫的许多观点,也因此使得他在伦敦暴动中幸免于难。

(二)年他发现自己不同意侄儿理查二世的军事观点,经过一番沟通后他尽力调解国王和贵族之间的冲突在摄政期间冈特的约翰必须面临到国内外的许多问题,对外而言英格兰正持续与法兰西王国进行王位争夺战,同时冈特的约翰也为了个人的利益卷入卡斯提尔王国的王位之争(约翰的第二任妻为卡斯提尔王国残忍者佩德罗一世的公主卡斯提尔的康斯坦丝,因此约翰据此提出王位的要求)。~年前往西班牙索取因同卡斯蒂利亚的康斯坦丝结婚而获得的卡斯蒂利亚和莱昂王位,但未获成功。对内英格兰王国正因黑死病、百年战争,而造成许多社会的不安,甚至于因此导致民变四起。同时约翰也面临到由其弟格洛斯特公爵托马斯领导的反对派挑战,他们甚至于趁约翰深陷卡斯提尔王位之争时取得英格兰王国的摄政权,但年便遭到返国的约翰所挫败。此后冈特的约翰一直摄政到年其亡故为止,他死后理查二世没收他家的庄园,结果很快被之前遭流放的约翰之子博林布鲁克的亨利推翻。亨利夺取王位,成为亨利四世。

欧洲中世纪大瘟疫

(一)十四世纪四五十年代对于欧洲来说是一个极为悲惨的时期,从至15年席卷整个欧洲的“黑死病”(鼠疫大瘟疫)夺走2万欧洲人的性命,占当时欧洲总人口的1/。在英、德、法等语言中当时均用由拉丁文“pestis”演变而来的“pest”一词来称呼这种鼠疫大瘟疫,由于黑死病是一种极为凶险的传染病且传播非常迅猛,于是在讲罗曼语和日耳曼语的国家和地区中很多地方在房屋的墙上写上一个大大的“P”字来警告、提醒路人,此屋住有黑死病人,要小心迅速躲开。就像黑死病会传染那样在墙上写“P”字的做法仿佛也会传染似的,一座又一座的房屋墙上,一个街区又一个街区的屋墙上,均出现一个个黑黢黢、瘆人、大大的“P”子。有关于黑死病的最早记载是在年有一名叫博卡齐奥的佛罗伦萨人记录下来的,而在历史中对黑死病特征记录有一些是关于淋巴腺肿的描述,与19世纪发生于亚洲的淋巴腺鼠疫相似,这就使得一些科学家与历史学家推测自14世纪开始的黑死病与鼠疫相同,都是由一种被称为鼠疫杆菌的细菌所造成的。这些细菌是寄生于跳蚤上,并借由黑鼠等动物来传播。不过由于其他疾病也有可能产生淋巴腺肿,因此也有人提出不同的观点。

(二)年9月瘟疫抵达欧洲的第一站的是意大利南部西西里岛的港口城市墨西拿,11月经水路一下子蹦到北部的热那亚和法国地中海港口城市马赛,年1月攻破威尼斯和比萨,年月一鼓作气占领居于意大利中心位置的工商、文化重镇佛罗伦萨。于是黑死病在这些城市厉兵秣马、集中兵力,通过陆路、水路,辐射到欧洲的四面八方,从意大利北部经布伦纳山口到蒂罗尔、克恩腾、施泰尔马克到维也纳。在法国以马赛为起点横扫从普罗旺斯到诺曼底的整个国家,巴黎在年8月“陷落”。年夏黑死病找到进攻英国的突破口多塞特郡的港口,8月攻克伦敦,翌年征服整个不列颠。年初黑死病从法国的东北部越过莱茵河,5月到巴塞尔、8月法兰克福、11月科隆,年抵达汉堡、不来梅、但泽。黑死病的远征又转向北欧、东欧,—15年来到俄罗斯后结束它这次触目惊心、血腥的征程。以国家而论在这次大瘟疫中意大利和法国受灾最为严重,而少数国家如波兰、比利时整体上较侥幸地成漏网之鱼。在城市中受灾最为惨重的城市是薄伽丘的故乡佛罗伦萨,80%的人得黑死病死掉。在亲历者薄伽丘所写的《十日谈》中佛罗伦萨突然一下子就成人间地狱,行人在街上走着走着突然倒地而亡。

(三)与佛罗伦萨相比在它北面的另一大城市米兰却分外幸运,在黑死病黑云压城般的包抄中竟然奇迹般地安然无恙。像米兰、布拉格这样幸运的城市只构成少数的例外,大部分城市都无法幸免于难。此时欧洲大伤元气,因大瘟疫传播而引起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大变动。大瘟疫引起大饥荒导致盗贼四起,天主教的威信受到极度沉重的打击。爆发于14世纪中后期的黑死病对欧洲文明发展方向也产生重大影响,西方学者认为它已成为中世纪中期与晚期的分水岭,标志中世纪的结束。黑死病对中世纪欧洲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科技等方面造成剧烈的冲击,产生巨大的影响,有许多学者把黑死病看作欧洲社会转型和发展的一个契机。经历黑死病后欧洲文明走上另外一条不同的发展道路,更加光明的道路,原来看起来非常艰难的社会转型因为黑死病而突然变得顺畅。因而它不仅推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促使天主教会的专制地位被打破,为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乃至启蒙运动产生重要影响,从而改变欧洲文明发展的方向。引起鼠疫的鼠疫杆菌直到4年方被发现,而感染鼠疫的啮齿动物(如鼠类)由蚤叮咬传染给人,这个经由鼠类、蚤类传染的途径也迟至8年大白于天下。故14世纪的欧洲人对鼠疫这种烈性传染病,肯定是毫无招架之力的。

瓦特泰勒起义

(一)瓦特·泰勒起义是14世纪英格兰爆发的一场激烈的农民抗税起义,14世纪英法之间的战争频频进行,英国在军事上的失利引起苛捐杂税的不断增加。年英王理查二世(—年)即位,为了继续进行对法战争国会通过凡14岁以上男女不论贫富都须缴纳人头税。最初税额每人4便士,到年第三次开征时已提高到倍。人头税的负担主要落在农民肩上,加之税吏营私舞弊、大肆勒索,激发民愤,导致年5月埃塞克斯和肯特两郡农民抗缴人头税,这两郡驱逐并杀死税吏。斗争很快扩展到邻近各郡,到6月间全国一半以上地区发生起义。起义者捣毁封建庄园、夺取粮食、牲畜和财物,焚毁登记封建义务的文契。起义的主要领袖是农村泥瓦匠瓦特·泰勒故称为瓦特·泰勒起义,这次起义一直占领伦敦,但最后被镇压下去。英国的封建化过程开始于7世纪,至11世纪末英国的封建制度才最后确立起来。在封建制度下主要的生产资料土地都掌握在以英格兰国王为首的大小封建领主手中,这些大小封建领主支配着英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和居民的全部生活,由于封建领主的残酷剥削导致英国农民的处境十分悲惨。到14世纪货币地租在英国农村逐步占优势,多数农民为了交纳货币地租不仅受封建领主的剥削,而且还受商人和高利贷者的勒索,货币地租的推行把英国农村的广大农民推向更加贫困的深渊。

(二)货币地租是封建地租的形式之一,封建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强迫租地农民交纳,以货币形态体现的农民的剩余劳动。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货币经济进一步发展,地主不再满足于农民所提供的劳役和实物,他们需要大量的货币购买各种奢侈品,于是货币替代实物地租。这样农民必须出售一部分农产品,换取货币来缴纳地租。实物地租是封建地租的形式之一,是封建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所有权强迫租佃农民交出自家生产的产品的一部分,亦即无偿占有的农民全家的剩余劳动的产品,在许多情况下它是与劳役地租相结合的。在货币地租条件下农民可以根据时常情况自行安排自己的生产,因此货币地租比实物地租更能刺激农民的生产兴趣。但是地主为了满足奢侈生活的需要任意提高货币地租,加重对农民的剥削。~年黑死病席卷全国导致人口大减,因此农村凋敝、劳动力缺乏,一时各地工资高涨。封建政府从年起多次颁布劳工法令,企图把工资限制在黑死病以前的水平上以保障封建主利益,另外长期对法战争、政治腐败、司法弊端丛生和税收不断增加都给广大城乡劳动人民带来许多苦难。为了反抗封建剥削压迫的各地农民不断开展拒服劳役、怠工、抗税等多种形式的斗争,以约翰·鲍尔为代表的穷教士在起义前长期在群众中布道,用原始基督教的平等思想论证农民应当和封建贵族平等。封建主曾数次把他逮捕入狱,他们的宣传活动反映并促进广大农民的不满和反抗情绪。

(三)年5月埃塞克斯郡和肯特郡的农民抗缴人头税,驱逐并处死官吏。起义波及到赫里福德、剑桥、萨福克、诺福克等25个郡,其中以圣奥尔本斯规模最大,坚持斗争一个多月。6月初肯特起义群众占领达特福德和梅德斯通,推举瓦特·泰勒为领袖。6月10日进抵坎特伯雷,从监狱中救出约翰·鲍尔。6月12日肯特和埃塞克斯起义群众十万余人会合于布莱克希思,6月1日起义群众在伦敦贫民帮助下进入城内,国王理查二世和一些封建主躲入伦敦塔中,起义群众完全控制局势。他们焚毁封建主宅邸、打开监狱、释放政治犯、焚烧庄园档案等,14日起义群众和国王于伦敦东北面的迈尔恩德谈判,瓦特·泰勒代表起义群众要求取消农奴制、大赦起义者。在国内自由贸易,消灭领主对人民的奴役,规定每亩地征收货币地租4便士。在国王口头答应这些要求后起义群众冲入伦敦塔,处死坎特伯雷大主教西蒙·苏德伯雷和财政大臣海尔斯及其他一些封建主,同日有一部分起义者(特别是埃塞克斯的起义者)在得到国王给予的自由敕书后受骗散去。6月15日坚持斗争的起义群众再次和国王谈判于伦敦北面的史密斯菲尔德,他们进一步要求废除一切反动法令,取消领主权,剥夺教会财产在教区人民中分配,取消农奴制等。这些要求具有更激进的反封建性,在谈判中伦敦市长沃尔沃思和国王的随从发动突然袭击杀死瓦特·泰勒,随后追杀失去领袖的起义者,约翰·鲍尔受酷刑而死,最终起义失败。

八、理查二世

(一)理查二世(年1月6日-1年2月14日是金雀花王朝最后一位英格兰国王,年1月6日出生于波尔多,他是黑太子爱德华最小的儿子。其父及兄长昂古莱姆的爱德华先后早于祖父爱德华三世逝世,所以年爱德华三世逝世后由年仅10岁的理查继承英格兰国王王位。实权被叔父兰开斯特公爵冈特的约翰把持,另一个叔父格洛斯特公爵托马斯也野心勃勃企图摄政。波尔图的理查在10岁继位时面对的是内忧外患的局面,国内大权掌握在王叔兰开斯特公爵冈特的约翰手里,对外他面对的是极富统帅才能正值壮年的法王查理五世和他的名将贝特朗·杜·盖克兰的指挥下法军对英军作战取得节节胜利。当时全国笼罩着不稳定的和睦,宫廷、议会、贵族和伦敦人在进行着权力游戏,全靠冈特的约翰在维持着表面的和睦。冈特的约翰是理查的叔叔,他无所不能但是不被人信任,由于其功高震主致使别人总以为其有不可告人的目的。但是他却是新国王的最坚定的支持者,是王权的坚定维护者,如此尽心尽力却被人误解。刚刚加冕的孩子面临着困境,经过近40年的战争国内满目疮痍,贵族和贵族的私人武装经过长年战争的考验变得非常强大。虽然后期无力对付法国,但是他们却打算对付这些人之外的其它人。理查在很多时候表现出勇气,但是他的没有继承其父黑亲王那种战争的艺术,如果是那样的话再加上民众的支持,他本来能够成为一个伟大的国王的。事实是他的勇气只是骄傲的勇气,而非真正。

(二)父亲死后理查本来由其温柔受人爱戴的母亲肯特的琼安和家庭教师教育,但是后来却跟世袭的掌礼大臣牛津伯爵罗伯特·德·维尔走到一起,罗伯特·德·维尔与理查有些类似爱德华二世和加夫斯通,当时国王宫廷也被一个摄政委员会约束。在理查二世当政的22年中英军对法作战连遭失败,显然理查二世并无乃父乃祖的英雄才能。直至年理查二世当政的最后几年英法签订二十年停战协定,英法百年战争暂时告一段落,此阶段以英国的失败而告结束。英军连遭失败,不断加征税收以应付对法国的战争。当时英国经历数次黑死病,经济每况愈下,社会矛盾严重。就在这种情况下年英国决定征收第三次人头税,并将税额不断提高,这下英国的老百姓实在受不了,终于爆发年农民暴动。年5月暴动首先在埃塞克斯郡和肯特郡爆发,这两个郡被苛捐杂税逼得走投无路的农民拒绝交税而揭竿而起,冲入城市烧毁税吏房屋、烧毁税务记录,砸开监狱释放犯人。暴动很快遍及英国很多地区,农民们在瓦特·泰勒的领导下向伦敦进军。6月1日农民们进入伦敦,处死坎特伯雷大主教,理查二世和群臣躲进伦敦塔。次日瓦特·泰勒率众冲入伦敦塔又处死首相萨得伯里,此后一部分农民认为怨气已出便离开伦敦回乡,瓦特·泰勒率领留下的农民与国王展开谈判。无奈之下14岁的国王带领贵族与叛乱的领袖沃特·泰勒谈判,由于没有什么筹码只能答应叛乱者们提出的绝大多数条件,并且赦免叛乱者。

(三)妥协的达成把一些叛乱分子打发回家,但是另外一些却留下来,而且不久他们要求继续谈判。无奈之下理查再次会见叛乱者,但是在两军阵前谈判的时候理查侍卫杀死叛乱首领沃特·泰勒,原因是泰勒蛮横无理而且做得太过分。就在叛乱分子因为首领被杀要拉弓射箭开火的时候理查骑马跑出,高呼自己是这些叛乱者的国王,是他们的统帅和领袖,要求带他们上战场,国王骑马带领这些叛乱分子离开。泰勒死了标志着叛乱的结束,跟着国王跑得叛乱分子也受到围捕,大多被遣返回家。此时的国王还不是一个统治者,此时两个有经验的人——阿伦德尔伯爵理查和迈克尔·德·拉·波尔爵士被指定侍奉国王,给国王建议并加以控制,但是收效甚微。随着国王的长大并在德·维尔的鼓动下开始公开反对对他的指导性控制,很快在宫廷近臣和贵族之间的分歧矛盾越来越大,德·拉·波尔赢得国王的友谊,而阿伦德尔伯爵是国王不喜欢的人,逐渐变成宫廷的主要批评者。宫廷近臣垄断国王的视听和来自国王的赏赐,宫廷近臣和贵族的矛盾到年达到高潮。在冈特的约翰不在国内的时候宫廷的批评者们采取行动,他们撤消德·拉·波尔司法官的职务,但是理查却给出专横的答复说不会从其“厨房”中撤消任何一个人。但是力量掌握在贵族手中,他们的领袖是阿伦德尔伯爵和格罗斯特的托马斯(理查最小的叔叔),贵族们只要略加暗示就可以废黜国王,此时政府掌握到十三人委员会的手中。对此理查的反应是宣布指控非法并要侍臣投入战斗,形势非常危急。

(四)年格罗斯特、阿伦德尔外加沃里克伯爵集中人马到伦敦北,他们强迫理查答应他们在新年召开的议会上审判他的5个朋友(包括德·维尔和德·拉·波尔在内)。理查虽然答应但是没有任何行动,德·维尔还逃跑到西北部集结军队,但是他失败了,12月20日德·维尔的军队被贵族们围困在牛津郡的拉德考特桥,冈特的儿子博林布鲁克的亨利和诺丁汉伯爵托马斯·莫布雷也加入反对宫廷的行列,德·维尔在浓雾中逃跑,最后死于流亡生活中。年的“无情议会”被前述的5个贵族控制,他们领导对国王宫廷事务的全面抨击,没有逃脱的国王的5个朋友受到可怕的处罚,遭此噩运的还有其它宫廷成员。大贵族们曾考虑废黜或杀掉理查二世,但最终还是决定保持现状,理查二世才得以继续坐在国王的宝座上。无情议会是英格兰于年召集的一次议会,因无情惩治英王理查二世的重臣故名。在年召开的议会上反对派贵族对理查二世宠臣提出弹劾,理查二世被迫让步。年12月19日支持国王的一支叛乱军队在拉德科特桥之战中被击溃,以格洛斯特公爵伍德斯托克的托马斯为首的弹劾派的五名贵族(格洛斯特公爵、沃里克伯爵、阿伦德尔伯爵、诺丁汉伯爵和国王的堂兄弟德比伯爵〔即后来的亨利四世〕)遂于年2月召集议会,以反叛罪对大法官波尔的米歇尔等五名重臣处以死刑。其中波尔的米歇尔等三人已事先逃往国外,国王法庭首席法官罗伯特·特雷西里安和伦敦市长尼古拉斯·布雷姆勃被处死,年召集无情议会的弹劾派五名贵族均被处死或革职。

(五)拉德科特桥之战是英格兰诸侯暴动期间的一次战斗,年9月被册封为爱尔兰公爵的牛津伯爵德维尔率领英格兰国王理查二世的军队人,在拉德科特桥同德比伯爵率领的上院公诉人部队遭遇。经过短暂交战德维尔及其军队溃逃。许多王室官员被俘后处死。从此英格兰处于诸侯控制之下,直至年。英格兰诸侯暴动是年发生在英格兰的暴动,英格兰国王理查二世即位时年仅10岁,朝政完全由以他叔父为首的贵族们操纵。他因对摄政不满,曾试图委好友以重任。年他册封其宠臣牛津伯爵为爱尔兰公爵,一些诸侯便在格洛斯特公爵的带领下涌进“残忍”国会,上院公诉人指控牛津等人犯有叛国罪。年11月格洛斯特公爵要求逮捕牛津和其他首要保王党人,牛津伯爵在英格兰西部组成一支人的军队反抗,但在年12月20日在拉德科特桥战役中被格洛斯特公爵和德比伯爵击溃。牛津化装逃往尼德兰,其他王室官员被俘,后被处死。英格兰从此由诸侯统治,直至年。国王和贵族的斗争第一回合以贵族的全面胜出告终,此时的国王被贵族们用司法手段屠杀国王朋友的做法所震惊,虽然暂时屈伏在贵族理想之下,但是他还是发誓要为死去的朋友报仇。年冈特也从西班牙回到国内,格罗斯特被这位四哥给压了下去。国王趁机宣布自己已经22岁,要求自己作为足龄君主进行统治,对此没有人不同意。国王也努力讨好贵族,和平维持6年,这时期国王也取得一些成绩,年解决无政府状态的爱尔兰问题,年与法国签订28年的停战协定。

(六)安静的日子只是为理查积蓄力量,他在仿照大陆建立豪华的宫廷,宫廷之外理查秘密招募私人军队。这些人来自爱尔兰、威尔士和柴郡,这些人佩戴著名的白鹿徽章。年理查开始出击,没有任何的事先警告就逮捕格罗斯特(托马斯,理查的叔叔)、阿伦德尔(伯爵,理查)、沃里克(伯爵)。这时的理查是心狠手辣的,他先是秘密绞死格罗斯特,然后用模仿“无情议会”的模式审判他原来的敌人。阿伦德尔被处死,沃里克作了卑劣的忏悔后被终身流放马恩岛。接下来是博林布鲁克的亨利和诺丁汉伯爵莫布雷,两人都被流放,莫布雷终身流放,博林布鲁克则是10年。国王取得斗争第二个回合的胜利,没有约束的国王开始为所欲为,在庞大的私人军队的护佑下压迫那些得罪他的人,让他们用高额的代价换取宽恕。国内充满对国王的柴郡弓箭手的憎恨和国王权利的恐惧,但是所有人都无能为力。年冈特的约翰去世,他一直是国王的忠诚支柱和大管家,他曾一直站在导致格罗斯特、沃里克和阿伦德尔毁灭的最前列,在自己的儿子被流放的时候都没有说话。

(七)本来冈特之死可以作为宽恕博林布鲁克的机会,以此保持住兰开斯特家族的权利并作为王室的支持。但是理查此时太过自信和专横,他把博林布鲁克的流放变为终身,剥夺他的继承权。这是个没有先例的危险举动引起贵族们的普遍恐慌,因为国王可以随意没收兰开斯特公爵的土地,那么所有贵族的土地都有可能被国王没收。理查二世这个冒失的举动使得贵族们彻底下决心抛弃他,大家决心一起来反对国王,缺少的就是一个领袖。年在理查带领所有的支持者去爱尔兰,在那里他原来的解决方法化为乌有而在此叛乱。9个星期后博林布鲁克航海归来要求继承权,他从亨伯河上的拉文斯波出发向中部进发的时候没有遇到任何的抵抗,理查离开爱尔兰去威尔士试图东山再起的时候成为博林布鲁克的俘虏。年爱德华三世曾几废黜爱德华二世,经过多次的讨论博林布鲁克废黜理查让自己成为国王,此即为亨利四世。1年的主显节前夜理查的一批朋友试图杀死亨利四世全家并让被俘的国王复辟,于是亨利四世杀害理查。由此金雀花王朝结束,兰开斯特王朝开始。

#世界历史#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luncar.com/zrzy/10452.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