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特凯恩岛

复活节岛的摩艾石像


临床研究白癜风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488002.html

虽然15世纪末16世纪初,欧洲开启了大航海时代,但是世界之大,依然有很多未知的陆地和区域,依然有着众多的探险家游弋在世界之中。

年,荷兰探险家雅可布·洛吉文在南太平洋上航行探险,突然发现一片陆地。他以为自己发现了新大陆,赶紧登陆,结果上岸后才知道是个海岛。正巧这天是复活节,于是就将这个无名小岛命名为复活节岛。年,智利政府派人接管该岛,说来也巧,这天又正好是复活节。

这便是复活节岛的由来。

复活节岛呈三角形状,长24千米,最宽处17.7千米,面积为平方千米。岛上死火山颇多,有3座较高的火山雄踞岛上三个角的顶端,海岸悬崖陡峭,攀登极难。

复活节岛是地球上最孤独的一个岛屿。这个面积仅有平方公里的三角形小岛位于东太平洋,往东越过公里的海面才能见到大陆(智利海岸)。它离太平洋上的其他岛屿也相当遥远,离它最近的有人居住的岛屿是皮特凯恩岛,远在西边公里处。

人类学界一般将它叫做拉帕努伊岛(RapaNui),这是十九世纪中叶波利尼西亚人对它的称呼;岛上原居民被称做拉帕努伊人,他们讲的方言被称做拉帕努伊语。我们无法确切地知道原居民除了把这个岛屿称做特凯恩加(tekainga)意即“大地”之外,还有没有特别的名称。据说,有一种从其祖先传下来的名称叫“特-皮托-特-何努阿”(Te-Pito-te-Henua),它一度被译成“世界的肚脐”,这个说法引起了许多人浮想联翩,复活节岛的居民称自己居住的地方为‘世界的肚脐’。

摩艾石像

然后,令这座太平洋中的小岛著名的,却是岛上的巨大石像。相信各位已经从各种纪录片,悬疑片等媒体中,看到过类似的节目,对其有印象。

这种石像叫做摩艾,摩艾(Moai),另译:摩阿仪、摩埃、毛埃,遍布全岛。石像大小不等,高6-23米,重约30-90吨。

这些摩艾只有上半身,具有一对长耳,双目深凹,削额高鼻,下巴棱角分明,表情沉毅,有一只石像被安上了“珊瑚眼”。许多摩艾的外观都是完全相仿,只有一个被称为“图库图利(Tukuturi)”的石像拥有下半身并跪在地上,他还有胡子和一对短耳。这两种类型的石像可能与岛上传说的“长耳人(Hanauepe)”与“短耳人(Hanaumomoko)”有关。

在文明全盛时期,复活节岛巨石像一度有八百多座,但仅剩一百五十座。而这些石像消失的原因,记录拉帕努伊人对信仰神圣力量坚定执迷和走火入魔的过程。巨石像建造时间约于西元一千年前,当时的复活岛为一浓密棕榈森林覆盖的岛屿,岛上有三座死火山,火山岩质地软、重量轻,易于搬动雕刻,拉帕努伊人相信岩石可以象征他们神圣信仰的永恒不灭,因此利用火山岩在六百年间完成八百多座巨石像。

拉帕努伊人将这些石像视为守护神,以保佑作物丰收及好运,因此每个部落都拥有自己的石像。但随着人口增长,拉帕努伊人全盛时期曾高达七千人,巨石像的尺寸和数量也随着增加,有些石像体积甚至大到无法搬离采石场。不同于英国的巨石阵有无穷尽的森林木材足以移动巨石,复活节岛的棕榈林规模小,巨石像却庞大无比,最终树木被砍伐殆尽,生态系统完全摧毁,食物逐渐短缺,也无法建造船只离开,被困在岛上的拉帕努伊人,甚至相互残杀取食人肉,并将情绪发泄在巨石像,巨石像一一被推倒,成为今日残存的遗迹,徒留后人凭吊。

科学家讲故事

根据科学家对于各方面环境、植物、物质的检测,猜测的历史如下:

文明起步

在欧洲人来到岛上的年前,波利西尼亚人的木筏在拉帕努伊岛靠岸,这些人很可能是为逃避部落间的冲突和战争来这里寻找新的栖身之地。波利西尼亚人带来了生活的必需品,有家畜和各种农作物的种子。

岛屿兴盛

一段时间之后,岛上人口增长到数千,形成了具有复杂社会结构的地区性文明。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头领,而且还有祭司。有一段时间岛上的生活相当稳定。根据孢粉学数据,在波利西尼亚人上岛初期,岛上覆盖着浓密的亚热带森林,到处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树、灌木和野草,绝大多数是一种岛上已经绝迹的棕榈树。这种棕榈树同智利高达25米、直径达厘米的酒棕榈有亲缘关系。没有枝叶的高高的棕榈树树干很适合用来建造大型独木舟、运输石像和盖房子。肥沃的火山土壤给拉帕努伊人带来了丰收。岛上还种植香蕉、芋头、白薯和甘蔗。再加上养家畜、捕鱼,岛上居民生活已经过得相当不错。

部落纷争

但是,时间一长岛上开始了部落之间的纷争。每个部落和它的祭司都在力求表现自己强于邻居。为证明自己的实力,也为了恐吓敌人,大家都争相建造石像。哪个部落建的石像大,就证明它实力强。那些弱小和贫穷的部落雕凿的石像就小得多。

大量伐木

18世纪初期,最初踏上这块土地的欧洲人看到这些石像后大为震惊。巨大的石像有些高达几十米,重达82吨,几乎是遍及全岛。有不少是躺在地上,像是途中扔下的。人类学家一直都在琢磨,到底是谁建造的这些奇迹,又是如何让这些庞然大物挪动地方的。有些石像得送到十几公里开外的地方,这也不是个轻松的活儿。有可能是用滚轮来运送,这就需要大量的滚圆的原木和人工。也有可能是靠“滑板”运输,这也缺不了原木。看来,就免不了得大量伐树。岛上的石像文化于公元1年左右到达巅峰,但求大求高的倾向导致岛上的经济和生态灾难,有限的自然资源就这样被白白浪费掉了。树被砍光之后,接踵而来的是饥馑年代。美国考古学家通过对各个时间段的花粉数量进行分析之后,清楚看出正是在建造石像的高峰期岛上的植物急剧减少。据估算,在拉帕努伊人日子好过的年代,岛上的棕榈树总量可达万棵之多,到年只剩下好几千棵。

资源耗尽

除了岛上居民大量砍伐棕榈树之外,波利西尼亚人带到岛上来的老鼠把种子都吃掉了,极大地影响了这种植物的传播。等岛上只剩下一小块棕榈林,拉帕努伊人就再找不到原材料来建造渔船,捕鱼也就发生了困难。候鸟也不愿再到岛上来休息,这就使得当地飞禽的种类在急剧减少。森林减少会导致什么呢?拉帕努伊人为了养家糊口,开始利用带草的土壤表层。由于没有了树木,风雨加速了破坏肥沃层的进程,土壤贫瘠化开始了。

疾病流行

岛上开始出现纷争与混乱,人食人的现象也多了起来。如果说当人口减少到近人的时候,局势好歹还算稳定,可这时欧洲人又来了。岛上居民本来对客人还持欢迎态度,同他们分享为数不多的食物,可并没料到自己已处在灾难边缘。航海家还带来了鼠疫、斑疹伤寒和天花,疾病夺去了90%岛上居民的生命……

复活节岛旅游

随着摩艾石像而闻名世界后,复活节岛便成为了智利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不过据社长的了解,复活节岛不像大溪地拥有那么美丽的海景,更多的是像加拉帕戈斯群岛一样,拥有天然的自然环境和历史遗迹,因此旅游的大多是退休的有钱又有闲的夫妻。

除了自然公园的石像,还有当地非常有特色的鸟人村以及石片屋,

突出来的“绝世”小岛,

还有巨大的火山坑。

对于喜欢恬静的生活,感受与世隔绝的世界,享受二人世界的人们来说,是不错的旅游目的地。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luncar.com/zrzy/529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