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权威白癜风专科 http://m.39.net/pf/bdfyy/年第28回土耳其多方要价美联储再度加息(总第回)
(之四)
2,中美台海角力新进展
与金融领域的争斗一样,中美在台湾问题上的较量,也呈现相同特点:美国看起来尚有表面优势,但在根本上已落下风。
本期时段,我们看到,台海局势又有新的进展——在标志性的习马会过去差不多一个月之后,美国开始以实际动作表态,中国则给予了相应回应。而这些,微妙地反映在台湾选情上。
1)我们先看看台湾选情新进展。主要看点有:
A)随着朱立伦搭档王如玄“军宅案”出笼,12月10日,蔡英文“炒地皮”被抛出。
B)12月12日,“马英九取消登陆太平岛台媒:美筹码挑战美国”。。。
传说中的马英九南海登岛之“壮举”,并未出现。
C)12月14日发布的“民调”显示:英仁配46%,朱玄配16%,宋莹配9%。
D)12月18日,蔡英文高调扬言:让国民党“输得彻底”。
大家是不是感觉有些迷惑:“炒地皮”如此大案,似乎不仅没有击倒蔡英文,而此前与美国一样,被“习马会”这一倚天屠龙剑的横空出世所震慑昏眩而“谨言慎行”低调异常的蔡英文,怎么又突然“激昂”起来,竟逆“炒地皮”之浪头,“顶风作案”般高调扬言要让国民党“输得彻底”?刘律师要我们看“逆转”大戏,但好像不仅没有“逆”转,其“顺”差似乎更大了耶?——朱立伦都落后30%了,似成“不可逆”之势了呀?
其实,这都是逆转大戏的必然要素和正常发展。导致这些“要素”出现、引导“剧情”发展的,是中美的互动。
2)美国的想法和行动
此前分析提到:“习马会”的主要战略意图是:由中国人(主要是大陆)主导两岸和平统一。美国必须交出主导权,并逐步退出;美国对此没有明确表示异议,且通过“习马会”召开前后,两次由其国务院表示“欢迎”,由奥巴马在11月30日与习近平会见中亲承“乐见”。之所以如此,主要在于美国知道它挡不住两岸和平统一,而中国现阶段的具体要求——让民进党败选——并不“苛刻”,完全在美国可承受范围内。
但是,正如在美元VS人民币的货币战争中,美国不会轻易、更不会无条件让步一样,在台湾问题上,它也还要“挣扎”一下——即使对它毫不苛刻的条件,它也不会痛痛快快答应,而是要尽可能多和中国“玩”一下,因为它是在拿着中国的筹码,无偿消费。
故此,美国出招如下:
(1)准备好蔡英文的“黑材料”——诸如“炒地皮”之类。类似材料,有真的当然更好,没真的也无妨:山姆“包做”,要多少都有。但它现在只将“蔡英文炒地皮”抛出来,作为“火药”预备着,而视与中国讨价还价之结果再决定是否最终“引爆”。当然这些下作之事,都是背后运筹,是不能“见光”的。
(2)压制马英九登陆太平岛。以此向中国显示美国对台湾的控制力度,抬高要价。当然,这也无需公开其施压程序。
而美国公开的要价行为则是:
(3)12月16日,“美宣布向台湾出售武器”。。。请大家注意这几点:A,售武台湾,是中美间的“历史轨迹”;B,11月7日“习马会”之后不久,美国即已公开表明“对台售武”(例如大嘴麦凯恩就在11与24日即土耳其击落俄战机前后,表态要对台售武——“即使此举破坏中美关系”)。也就是说,美国在正式宣布该决定前,预留了一段“缓冲期”;C,这次对台所售的武器,额度不算大,性能也很差,对两岸军力改变的影响指数,几乎为零;D,在宣布对台售武前后,散布“美海军12月巡航南海未获奥巴马批准”等新闻,作为缓解;E,最关键的是:在耶伦宣布加息的同一天,宣布对台军售。
美国上述系列做法的意思就是:美国并不希望此次对台售武,真正破坏中美关系,美国也并非无视或轻视“习马会”的战略意图;但美国依然主张其在台海的权益,或要求中国在其他方面——比如加息、贬值等货币金融领域——予以补偿或回报。
中国是如何回应的呢?
3)中国的回应及想法
中国做出了以下动作:
(1)在美国于12月16日正式宣布对台售武之后,中国密集高调抗议反制——召见美国驻华临时代办;国防部、外交部、国台办一齐出动:坚决反对、要求撤销。。。;制裁参与军售的美国企业,等等。这个阵势,与对耶伦宣布加息这一“重大消息”,不作一字评价,形成巨大反差——以此巨大反差,对美国试图以台海筹码交换其他好处,表示了几度蔑视和否决。
(2)12月16日(请注意日期!),“国台办回应洪秀柱近期来陆:不介入台湾选举”。。。呵呵呵,此前陈德铭“六天七夜八县市”的“听民情”,俨然为朱立伦跑遍全台湾拉票之架势,都逼得蔡英文喊话——希望陈德铭“谨言慎行”了,那不是介入台湾选举是什么?此前对洪秀柱来大陆,报道的标题都是——“来大陆拉票”,这不是介入是什么?现在,又变成了“洪秀柱女士应海峡两岸婚姻家庭协会的邀请。。。参加该协会举办的活动”,这都是啥子意思嘛?
更有意思的是下面这则新闻:
(3)12月17日,“对民进党人士‘冻独’国台办持正面态度”。。。天了噜!竟然在此节骨眼上,对“民进党”以“人士”相称(就差换成“同志”了,呵呵),而且还“持正面态度”!这大陆难道也看到“英伦战”民调差距太大,而抛弃亲大哥国民党,改当那民进党的“队友”了?
淡定!当然不是这样。国台办上述对台事务的表态,根本不是针对岛内,而是意在大洋彼岸的山姆。
在此,请大家再次跟着本律师,确认“习马会”的战略目标:由中国主导台海事务,美国只能配合、退出;其近期战术目标:由美国亲手撕毁其设计的台湾大选剧本,逆转剧情,逼退蔡英文,由国民党继续“执政”台湾。而这个战术目标,必须由美国无条件、尽义务完全——这是它以后与中国交涉在台海乃至整个亚太区域存在及利益的前提条件!
因此,“习马会”后,中国肆无忌惮公开为国民党站台助选(“习马会”本身,就是份量最大的站台),而根本不担心会像以前那样造成“帮倒忙”之后果。但是,中国深知:1)这次决定大选胜败的,并非大陆对国民党的助选,而是美国压制民进党胜选;2)如果大陆出大力、花大价钱助选国民党的话,既胜算不大,更毫无意义和必要。从根本上来讲,中国需要的,并非是谁上台“执政”(谁都可以,因为谁上台都改变不了两岸和平统一的历史进程),而是逼迫美国在最短时间内改剧本、逆转剧情——这无异于让美国低头认输。只有这样的朱立伦“上位”,对中国、对中华民族才有意义。这也意味着,中国不可能为此“战术目标”,向美国支付任何“对价”——既然是战术目标,当然也是可以舍弃的!
直到12月16日,美国以宣布加息和对台军售的举动,表示了它要“循旧例”,在台湾问题上对华要挟要价之意,以不“顺从”中国的战术目标,对中国的战略目标构成了挑战。
在这个时候,中国该怎么办呢?可以这么做——或者拼命拉抬国民党朱立伦,或者要求美国打压民进党蔡英文。显然这是错误的做法,因为这样做,就将一个可弃的战术目标,弄成一个似是而非的战略目标,而使之变成自身包袱,毫无意义的吞噬成本和代价。山姆“乐见”如此。
而正确的做法,就是上述国台办的看似“弃朱保蔡”的表态。这其实是向美国讲话——山姆,他俩谁当选,我无所谓。都是中国人呢。只是,如果你丫不作为,蔡英文当选的话,你丫以后怎么跟我讲话?你丫想想清楚!
此时国台办表面上的“弃朱保蔡”,正是根本上的“助朱压蔡”。
正因为有了国台办在16日、17日的表态,蔡英文才会在18日从近期的“蛰伏”中跃起,豪言要让国民党“输得彻底”。(当然,也不排除美国暗中要求蔡英文此时“高调”一下。大家要明白:只有选前民调“差距”越大、蔡英文越强势,最终的“逆转”才更显神奇,更见山姆的“功力”和“功劳”——到时山姆会说:兔子,这次逆转,太他妈艰难了!都差点让本山姆精尽而亡了咧!你丫也看到了:选前差距多大呀!为了你丫的统一大业,本山姆也是蛮拼的!怎样?多赏几个?兔子红眼一瞪:滚!哈哈哈)
如果仅靠上述国台办“示弱”般的表态,就能让美国逆转剧情,达成中国的战术目标的话,简直就是笑话。
制服山姆的重器,被中国适时亮出——
4)中德外交与安全战略对话启动
12月19日,“首轮中德外交与安全战略对话在柏林举行”。。。
跟踪本帖的诸网友,对此消息,大家是不是期待很久了?
往期相关评论要点回顾:
(1)中德战略关系,作为“第二轨”,是中华民族最高外交战略层面,针对中美战略关系这个“第一轨”的“候补”或“备用”;
(2)中德战略关系,将主要为解决台海问题而启动;
(3)中德之间实行的“外交与安全战略对话”,是中国与包括美俄在内的所有国家中,都不曾有过的;
(4)中德战略关系的升格或启动,是在经历三十年中苏结盟、三十年中美交好之后,随着中华民族实力的质变提升,而必然出现的新的战略大格局中主轴性变化;
(5)美英两国,对中德战略关系的提升,一直高度防范乃至暗中阻止。(详见往期。
转载请注明:http://www.yingluncar.com/gjxz/7108.html